第二次青藏科考

无人驾驶移动气象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在三江源地区首次投入使用

本报讯 (记者 郭靓) 5月17日,记者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为解决三江源地区气象观测站点不足、大气数据时空不连续等问题,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带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考团队,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及三江源区野外综合科考项目,首次在三江源地区使用无人驾驶移动气象监测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大气三维垂直结构动态气象监测。

数据采集平台以无人驾驶车为行驶域、以移动大气垂直探测系统为业务域,构成大气垂直结构动态气象监测系统,能够在高原恶劣条件下实现长续航连续观测。基于三江源科考现场观测的实践经验,此次数据采集平台配备了先进的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实现了对水汽和氧气微波辐射的连续探测,并能实时自动反演顶空大气温度、湿度、云水分布及水汽、液态水含量等重要气象参数。结合其他观测设备,该平台还能全面监测工作现场的气温、湿度、气压、降水等气象要素,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徐祥德介绍,无人驾驶移动气象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及其优化动态探测布局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可以实现高原无人区与沙漠区、城市偏远地区大气三维垂直结构的全程动态监测,特别是解决对流活动旺盛期大气垂直结构强信号获取的难题,是大气垂直结构业务探测系统的重要补充。另外,该数据采集平台亦可拓展应用于其他地区的大气三维探测,有效弥补大气三维高空探测空间不连续、时间跨度大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