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木轺车与木牛车

西宁彭家寨汉墓出土汉代木轺车。
西宁南滩汉墓出土汉代木牛车。

□李 峰 胡学捷

汉代木轺车出土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彭家寨汉墓,车高85厘米,长92厘米;马高105厘米,长90厘米;伞直径90厘米。

木轺车是由一匹马牵引的轻便小车,是我国古代官员及邮吏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此木轺车由马、车、伞组合而成,马的头、颈、身、腿部位分割制作,其中头、颈用隼铆相连,其余直接对接组装。木轺车马体为通体黑色,眼、鼻、口部用朱红色、白色彩绘;肌肉轮廓清晰,富于质感,眼大口张,作昂首嘶鸣睨视状。车舆、轮、辕、伞盖等部分为黑色,辕后端连舆底,伞盖为圆形。木轺车车身造型轻便简洁,马的造型栩栩如生,车与马浑然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1977年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西宁彭家寨一带洪水泛滥。洪水过后,彭家寨大队的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两座类似墓室的结构。经过青海省考古队抢救发掘,这两座墓葬出土了木轺车、木马、木兽、牛车、摇钱树等珍贵文物。根据墓室结构和随葬品特点,可以断定这两座墓葬的时代为东汉晚期。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不仅为研究汉代舆服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还证明了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对河湟地区统治的规格等级。

西宁市还出土过一件汉代木牛车,具体出土地为南滩汉墓。此木牛车为双辕,牛身与四肢分开雕刻,然后拼接成一体。车厢用四块木板拼成,衔接处用木钉固定,车轴用楔形榫卯与车厢连接。前轼呈长方形、后栏上部呈半圆状。车轮直径15厘米,有10根辐条,车軎与车轴为一整体。木牛低首向前,牛与车雕制手法古拙。这件文物是研究汉代青海地区交通运输工具的难得实物资料。

东汉末年,贵族以出行仪仗炫耀势力。在皇帝的倡导下,乘坐牛车成为高官显贵引以为荣的时尚潮流。与马车的敞露不同,牛车的车厢多有遮蔽,乘坐者在车厢内姿态随意,加上牛车行走徐缓,比马车更平稳,因此乘坐起来更加舒适,牛车因此迅速流行起来。这种带轼载物牛车在当时的河湟及河西地区非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