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互助:

“引育留用”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宋翠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牢固树立人才意识,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切实拓宽引才聚智渠道,加大对乡土人才培养和培育力度。近三年来,先后引进各类紧缺型人才30余人次,培养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优势突出的高素质农牧业人才队伍,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精心引才,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互助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依托“智慧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京青专家服务团活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等,加大对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悉心育才,依托“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项目,围绕互助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培育重点,建立乡土人才库,乡土人才达到5879人。引导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抓住他们“关系广”“耳朵灵”“技术优”的优势,调动各类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使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有效形成了乡土人才“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了乡村农民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推动了乡土人才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