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传承千年技艺

青绣技艺交流。本报记者 陈俊 摄
俞兰介绍自己收藏的老刺绣绣品。本报记者 谢梦茹 摄

本报记者 谢梦茹

“青绣”,以其历史悠久、手法独特、风格古朴、针法繁多、色彩艳丽等特点广受关注,属“指尖技艺”的瑰宝和非遗文化中的一张闪亮名片。

河湟刺绣作为青绣的分支,在青藏高原东部河湟谷地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月7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分门别类整齐排列,精美河湟刺绣绣品样式新颖。

“我们以纯手工河湟刺绣绣法为基础,设计制作了各样文创产品。”在产品展示区,基地负责人俞兰正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各式各样的刺绣产品:“这是我设计的‘醉美海东’系列挂件,图案都是海东各地的特色景观和人文风情,像循化孟达天池、互助鼓楼,乐都柳湾彩陶等等。”

河湟刺绣作品大多在黑色的绣布上直接用鲜艳的色彩表现主题,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等,它不仅反映着河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能够展现出河湟谷地多姿的风貌和多彩的民俗文化。

说起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刺绣作品,俞兰如数家珍,顾客听得兴致勃勃,边欣赏着眼前各色的精美绣品,边发出惊叹。

展厅另一侧,几位学员正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展示指尖技艺,精心缝制式样新颖的刺绣作品。

54岁的王雪花神情专注,一针一线耐心缝制着手中的小挂件。“2012年因为一起车祸我落下一身残疾,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以前我一直待在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这些年在俞老师帮助下,我慢慢接触到刺绣,现在我也能用自己的双手,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和王雪花一样,基地里还有不少残疾人学员,她们在俞兰的帮助下,走进刺绣世界,步入非遗殿堂。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5月,平安区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正式成立以来,已经吸纳并带动20余名残疾人就业,每位学员月均收入可达1000余元。青绣改变着学员生活的同时,也让俞兰在几十年的寻梦之路上越走越宽阔。

早年在青海棉纺织厂下岗的俞兰,怀揣着对青绣手艺的热忱,2003年到江苏、江西等地学习刺绣。在钻研刺绣的道路上,她曾师从江西省新余市夏布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小红和河湟刺绣老艺人许长梅,学艺多年,俞兰也让刺绣艺术在她的手指间生出灿烂之花。

多年来,俞兰创办过绣坊,也成立公司,她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河湟刺绣产业,通过开展青绣产品研发设计、绣品展示、非遗文化传播等多项活动,持续带动周边地区广大妇女和残疾人就业。2019年,俞兰被命名为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为传承和发扬河湟刺绣,俞兰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研发了许多契合现代审美、实用而精巧的河湟刺绣作品,她所创作的“大美青海”系列、“青绣之源 醉美海东”系列等绣品,深受顾客喜爱。

“把河湟刺绣这门老手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是我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非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相信创新是最好的发展,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俞兰说,只有美观精致、能够为顾客所使用的产品,才能让河湟刺绣被更多人知晓,才能让这门非遗技艺发扬、传承得更久远,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河湟刺绣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湟刺绣是河湟地区的文化瑰宝,每一幅作品都是人们对河湟历史的再现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它展现出河湟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平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人介绍,通过非遗宣传展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河湟刺绣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借助技艺展示、作品展览和销售等方式,在增加当地经济收入的同时,不断擦亮河湟刺绣的文化名片。

“我带着自己创作的河湟刺绣作品参加了不少文博会、展览会,通过展示交流,与众多优秀的非遗艺人打交道,和他们聊作品、谈创新,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俞兰坦言,非常希望我们的青绣能够成为外界了解青海的一个窗口,让更多人走近青海、了解青海、做客青海。

这是非遗艺人用心“演绎”旅游文化推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河湟大地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