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新春走基层 PDF 上一版

振兴路上 青春无悔

本报记者 王 臻

除夕,不管大城小镇,还是街道乡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大家欢欢喜喜迎新年时,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乡村振兴专干巨敬燕却还在离家240多公里的地方忙碌着,这是她工作的第一年,也是不能准时回家过年的第一年。

“小巨来了,外面冷,快进来!”说话的人是茫曲镇达玉村村民王小平,也是巨敬燕最挂念的一户帮扶监测对象。

“婶婶,就你一个人忙活,有啥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我跟值班的同事都在呢!”像往常一样,巨敬燕一进屋就跟王小平拉起了家常。

虽然王小平家中只有她自己和才上初中的小儿子,但整洁的院落、干净的房间、井井有条的生活无不透露着稳定与希望,“小巨啊!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还有你们这些基层干部,一趟趟地往家里跑,一件件地帮家里解决困难,我们才能坚持下来,生活才有了盼头。”拉着巨敬燕的手,王小平感激地说。

2022年底,王小平的丈夫因病去世,让这个原本条件还不差的家庭不仅承受着亲人离世的巨大打击,还背上了68万元的沉重债务,加之大儿子工作地方远,小儿子未成年,让王小平面对重压不知所措。

“那段日子多亏了小巨和驻村工作队员一次又一次帮忙,从被纳入监测对象到申请监测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再到落实公益性工作岗位,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王小平说,巨敬燕最初入户随访时,因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对她并不是很信赖,后来看她帮自己热心负责地跑前跑后,就像亲人一样,才慢慢从内心接纳了她。

从王小平家出来,巨敬燕拿出她的记事小本,认真记下了此次入户的基本情况和要注意的事项,同行的达玉村书记余得才说:“跟刚来时的慌乱比,如今的小巨已经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了起来,对工作游刃有余,和老百姓打交道也不紧张了。”

从校园毕业生小白到乡村振兴专干,天壤之别的角色转换,加上缺乏工作和社会经验,2023年刚参加工作的巨敬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后来,在领导同事的关心关爱、开导鼓励下,通过每一次下乡入户与群众敞开心扉交流,以及为群众解决一项又一项困难,渐渐让她对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深入理解,对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理解。“现在不管在哪里,大家都会亲切地叫我一声‘小巨’,各项工作也干得越来越有起色了。”巨敬燕说。

通过大半年来的入户走访,巨敬燕真切地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和善良,感受到了他们勤劳致富的不易。看到一项项惠民政策为群众带去希望,她更明白,为群众办事代表着一份承诺和责任,承载着一份期待和信任,无论大小轻重,都要千方百计去办好。

“学生时代的我,曾怀揣着教书育人的梦想,渴望有一天能站在讲台上,燃烧自己为学生照亮前程之路。工作后,当我看见因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能切实为群众带来实惠,当我看到群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知道,曾经的梦想和今天的工作并不矛盾,二者归根结底都是为群众服务,只不过是手中的粉笔变成了钢笔,奋进的战场从讲台转移到了振兴路上。”不远处,爆竹声响起,巨敬燕拢了拢羽绒服,和同事一起继续去往下一个监测户家。

振兴路上,青春无悔。新春之际,坚守岗位是付出、是责任、是奉献,更是幸福。在万家团圆、平安欢聚时,巨敬燕和千千万万的乡村振兴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以自己的方式守护万家灯火。让我们也为他们送上深深的节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