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要对“强制关注” 坚决说不

潘铎印

自助扫码已成为日常消费的“标配”。扫码点餐、停车缴费、购物开票、景区游览……只要轻轻一扫,就能省去现场排队、人工结账等环节,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享受服务。然而,这种本该是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消费体验的方式,却因部分场所设置的必须先关注公众号才能获取服务的操作,变成了消费者的一大困扰。

如今,扫码消费已经融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手机在手,消费不愁”,人们乐于享受更便捷、更快速的支付方式。然而,一些商家的“强制关注”行为,让二维码变成了“拦路码”。从技术上看,扫码消费只是消费方式的变化,并不需要必须关注公号,强制关注公号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商家的“霸王条款”。

“强制关注”引发消费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商家采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知情同意、最小必要原则,但现实中,除了强制关注公众号,过度索取、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消费场景也会发生大量个人信息流失。据上海市网信办调查发现,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可产生87条数据,截至2023年3月其累计产生的数据超100亿条,其中涉及敏感个人信息6.7亿条。

商家强制关注、收集信息的行为,绑架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不合理更不合法。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规定,“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规范公众账号推荐订阅关注机制,未经互联网用户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不关注、不授权就无法继续消费行为,关注了又成了商家免费的“信息源”和“广告栏”,这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个人信息等权益。藏在“强制关注”背后的猫腻,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强制扫码”必须强制监管。相关部门应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对公众号的巡查和治理,定期不定期对商家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商业的日常监管,严格商家落实二维码使用识别标准,明确用户信息收集边界,禁止公众号平台对用户信息的强制收集。严厉打击整治“强制关注”乱象,对于“霸王”式强制扫码、违背用户意愿的信息收集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惩治“强制关注公众号”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商家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用法治利剑铲除“强制关注”滋生的土壤。

消费者对“强制关注”要坚决说不。消费者应增强自身权益维护和防范意识,遇到强制扫码关注的情况,遇到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或不当使用,应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索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任何企业的商业行为,都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意愿,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守住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