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镜头二】

电力人员检查安置点线路设备。本报记者 王煜鹏 摄

中午时分,官亭镇喇家村安置点饭菜飘香,板房里家家户户开灶做饭了。电力工作人员张占鹏和郭得辉忙着线路设备巡视检查,顾不上吃午饭。

快速恢复用电是震后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灾区情况复杂,每个点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根据每个安置点的实际需求,按照“一点一方案”的原则加紧设计施工,“工作量非常大,难度也很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张永科说。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持续奋战,所有的安置点恢复了供电。看着一盏又一盏亮起来的灯,每一个电力人的心亮了。从帐篷到板房,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用电安全成了安置点首先要解决和宣传的事情。在安全布线的同时,电力工作人员总是不忘给受灾群众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多,很多群众反映板房里电压不稳,电力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迅速组织人力和设备进行台区增容。新年到来的前两天,一台挖掘机开进喇家村安置点,大家都在疑惑:“这么大的挖掘机开进来要干啥?”电力工作人员告诉群众:“我们要给大家解决电压不稳的问题,准备在这里架个电线杆,让大家在明亮的板房里迎接新年。”

张永科告诉记者,设备架好之后,这里原有160千伏安的变压器将扩容至400千伏安,能最大程度保证片区每一间板房用电平稳。我们会一直坚守在这里,发扬“电力铁军”精神,满足各部门及群众的用电需求。

【心语新愿】

目前,我们在每一个安置点设立了供电保障服务站,全力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马上就要到2024年元旦,我们电力人会守护好每一度光明,让千家万户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