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冲锋在前 勇挑重担

——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救援人员二三事

全力搜救。通讯员 黄世璞 摄

本报记者 咸文静

12月19日,0时25分:支队前突力量1车4人前往地震灾害现场;

12月19日,0时35分:支队全勤指挥队、地震灾害重型救援队、搜救犬分队共11车60人6犬前往地震灾害现场;

12月19日,2时20分:民和大队第一出动力量2车10人到达中川乡草滩村搜索;

12月19日,2时41分:支队前突力量和民和大队第二出动力量到达中川乡金田村灾害现场;

……

12月25日,走进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前方指挥部,目光立即被帐篷右侧的一块白板所吸引。上面详细记录着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这支队伍第一时间投身救援一线的时间表。

一个个急促的时间刻度背后,是一个个迎风而立的橙色身影。

冲锋在前、勇挑重担。118名消防救援人员以实际行动在震区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橙色屏障。

“妈,俺挺好,您放心”

“妈,刚休息会。俺挺好,您放心吧!”12月25日,参与救援的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川垣北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孟昶一休息,就打电话给远在河南商丘的母亲。

“照顾好自己……”听到孟昶疲惫的声音,电话那头满是担心。

“本来没告诉家里人,一上电视,他们都知道了……”挂了电话,孟昶说。

孟昶口中的“上电视”是指前两天新闻联播中的那段报道。说起这事儿,孟昶的思绪一下子回到19日凌晨。

“凌晨2时20分,我们到达中川乡金田村。经过现场了解情况和勘测,很快锁定了一名被困的老人。”虽然这间房屋当时还没有被砂涌完全掩埋,但砂涌比较稀松,踩上去就像进了沼泽一样。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决定寻找木板,搭建临时通道。

“老爷爷,老爷爷,你怎么样了,能听见我的声音吗?我们是消防救援人员,过来救您了。”几人辅助铺路,几人艰难前行。靠近房屋后,孟昶一边呼喊,一边敲打墙面。三四次之后,终于听到一声微弱的回应。循着声音的方向,孟昶探头一看,倒地歪斜的房梁下,老人蜷缩在墙角,情况危急。就在此时,两名救援人员用身体撑着破损的窗户,孟昶进入屋内。

“看旁边有条被子,我就拿它先给老人捂捂脚,稳定了一下他的情绪,接着把他小心翼翼地抱了出来。”

就在返回途中,孟昶一脚踩空,鞋子陷进泥中怎么都拔不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这个28岁的年轻人把鞋一脱,顾不得冰冷刺骨的淤泥和寒风,光着脚将老人背到了三四百米外的安全区。

“一到村口,烤火群众看我光着脚,还帮我找了双鞋,尺码小了些,有点挤脚。”老人成功获救后,孟昶又把他送到县上。在老人被转送到省上的医院后,立即返回救援一线。

“这双鞋还在吗?”记者问。

“当然还回去了,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孟昶笑着说。

“救援难度远超预期”

“救援难度远超预期!”张强是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参谋。听记者问起到达现场后的第一感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泥石流虽然土也很软,至少可以落脚。砂涌根本无处下脚,人进不去、救援机械更进不去,作业面打不开,无法到达救援现场。”

有媒体这样报道:这次地震发生时引发了局地砂涌,像泥石流一样的淤泥裹挟着沙石从山上灌入村子,淤泥最厚的地方有3到5米。

救援刻不容缓!面对这种局面,救援队立即决定自己准备落脚点。

“通过询问知情群众,我们得知5户群众失联,于是设置了5个作业点。初步侦察后发现4、5号救援点全部被泥浆围住,便安排人员提前研判;1、2、3号救援点具备一定的救援条件和操作空间,立即着手开始救援。”

至此,划定区域、逐户搜救、分片包干、人机结合的搜救方式初步确定,地表+高空+定向的搜救体系初步形成。

“找木板!”一块、两块、三块,在群众的帮助下,搜集来的木板越来越多。一条三四十厘米宽的“木桥”,就这样向被困人员位置一米一米地延伸……

夜间气温低,表层的沙石冻上了,下面仍是泥浆。

“不夸张地说,一铁锹挖下去,涌回来半铲泥。”

“2号点位一名被困人员获救后,立马调整人员充实到其他小组。”就这样,整整40个小时,这支队伍始终保持50人作业50人休整的状态,随着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等支队的救援力量不断到位,这才进行轮换。等他们到现场后,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救援人员一边介绍现场情况一边描述救援细节,直到确定对方完全掌握该救援点所有信息后才撤离至自己新调整的救援点。

“整个救援过程,虽然艰难,但我们心里有股劲儿,一定要找到他们!”张超说。

“灾情就是命令”

“地震了?”当被晃醒后,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双拥路特勤消防站站长助理刘晓鹏——这个入伍21年的老兵、19年党龄的老党员,脑海中第一反应便是出发。起床穿衣,收拾装备,果然几分钟后便收到了出动的命令。“在去往震区的途中,我们就询问了相关情况,确定具体的救援地点。”

到达现场后没过多久,对讲机里便传来指令。

“结合广域搜索和乡镇反映的情况,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在1个小时内确定了受灾范围,并将受灾区域划分为5个点位。我临时担任10人小组的组长,负责1号搜救点。”刘晓鹏说。

当时是凌晨4时。救援队经过了解,此地可能有一名村民被困。虽然距砂涌区边缘只有10多米,但松软的淤泥让刘晓鹏他们寸步难行。

刘晓鹏和组员发动村民去找木板,搭建一座临时木桥。虽然过程艰难,但却离被困群众越来越近。

“有人吗?听到请回答。”刘晓鹏和组员一遍遍呼喊。突然,黑夜中传来微弱的回声。刘晓鹏再度呼喊,回应声再次传来。确定清楚位置后,他们用破拆器从屋顶小心翼翼地往下凿,把这名村民营救了出来。

3号搜救点、4号搜救点……完成1号点的搜救任务后,刘晓鹏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开展救援工作。

“4号场地是一处几乎被淤泥淹没的房屋,共有4名被困人员。经过搜索和救援,终于在20日上午救出了两名被困群众。”

这些天,晚上气温最低达到零下十七摄氏度左右,在3米到5米深的淤泥中开展搜救难度极大。为了尽快找到被困群众,刘晓鹏和其他消防救援人员一起,一边刨挖淤泥,一边清除障碍物,全力搜救。哪怕手掌被钉子划开了口子,仍“轻伤不下火线”。

“刚开完会,我们进行了重新分组,我马上要去5号救援点增援了……”

采访就这样告一段落,刘晓鹏再次集结队伍,向着新的目标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