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课堂” 让党员干部“充电”方式活起来

——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党支部 着力打造“小板凳课堂”党建品牌纪实

本报记者 乔 欣

“大家快坐,咱们继续畅所欲言!”每周一下午,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403房间,大家兴致勃勃地坐在小板凳上,围坐在茶几前,在不时响起的阵阵响声中聆听身边同事的精彩分享。——这是出现在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党支部牵头创建的“小板凳课堂”上的生动场景。

“小板凳课堂”由省人大监察司法委、社会建设委、教科文卫委三个党支部合力建设,有效发挥了党建品牌助推党建质量提升的作用,形成了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相融互促的生动局面,课堂上,党员同志不分台上台下围坐一起,采取多人讲、众人听的学习模式,气氛轻松愉快、课程丰富多彩,颇为“吸睛”。

力求“精准实”

为党员干部充电赋能

在第三期“小板凳课堂”上,支部成员祝艳年同志拿出一张手绘的“思维导图”,从“什么是学习强国App”“为什么要用学习强国App”“怎么能更好地使用学习强国App”三个部分入手,向大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学习强国App”的内设板块和丰富功能。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紧随她的讲解,畅游知识海洋,一致认为要将理论学习融于日常才能更加激发学习动能。

党建品牌建设是新时期创新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小板凳课堂’内容以精、准、实为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品牌政治引领和实践功效,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进一步强化支持各级人大代表切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支部成员赵慧文说,“以403办公室为‘根据地’,支部成员共学重要讲话,畅谈学习体会,从中汲取养分,共同成长进步,大家都认为很有收获。”

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中,“小板凳课堂”学习内容越来越细致并且有针对性。“这一党建品牌通过丰富学习形式、挺进学习纵深、培育联动平台,旨在打造勤学善思、业务精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真正为党员干部‘赋能充电’,收到了不错的成效。”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党支部书记卫强说。

突出“小快灵”

调动干部学习积极性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走深走实,是贯穿“小板凳课堂”的主题主线。“小板凳课堂”突出‘小快灵’,让每个党员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办课伊始,“小板凳课堂”就树立了以学为重、交流为要的理念,延伸讲法治、讲立法、讲监督、讲党建等授课模式,增设问答交流、研讨互促等学习环节,推进学习形式的多种转变,加快了知识更新、优化了知识结构、拓宽了眼界视野,促进了共同进步。

课堂充分发掘党员自身兴趣和工作长处,学理论、谈体会,讲业务、谈经验,说运动、谈健康等等,开办健康养生、政务摄影、茶道等专场讲解,充实了履职技能,陶冶了健康生活情志。

在党建推进方面,课堂紧密结合实际,专题讲授党建党务、作风建设、调查研究等,使党建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技能提升方面,课堂开展组织协调、公文写作等学习专场,采用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抽丝剥茧查找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小事故”,系统梳理组织协调、公文写作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成功案例正向指引,促进能力提升。

与此同时,课堂还组织支部成员走出去“听讲”、走出去“授课”、走出去“共建”,联合省检察院、省妇联在沈家寨学校共同举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讲座,与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党委共建,学模范、强党性、建基地,延伸学习交流链条,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截至目前,“小板凳课堂”已经成功举办了12期,学员们准备充分、讲解透彻通俗,办班水准不断提高,开始小有“名气”。渐渐地,部分机关党组成员也纷纷加入,课堂从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加入。

强化“学思悟”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小板凳课堂”开办以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

通过在理论学习中深思、在深思中领悟,支部成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了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自觉行动,转化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理论学习成果不断转化。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们从‘小板凳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履职动力及成效显著提升”,支部成员燕永翔说,“课堂把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动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学习成果促进工作质量提升,效果确实明显。”

“共建‘小板凳课堂’的各支部注重精细立法,彰显地方特色,做好制度设计,加强了立法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监督工作的方法和形式,监督刚性和实效不断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实践持续丰富。”卫强表示。

随着大家学习热情不断攀升,“小板凳课堂”的课程表越来越丰满,摄影技术、新闻宣传、电脑软件的讲解等,已经列入教学日程。学员们一致表示,“小板凳课堂”这一党建品牌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干,营造了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希望在监察司法委党支部的持续推动和积极带动下,课堂能够积极创新、越办越“活”,更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