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变林地 感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循化松林之乡” (尕楞乡政府供图)

特约通讯员 李晓娟 本报记者 谭梅

尕楞乡是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一个藏族乡。这个乡盘踞山头,松林郁郁葱葱,站在山顶,望得见黄河,被称作“循化松林之乡”。

尕楞,藏语意为“长柱子”,因境内存有两条自然形成的近似于柱子的岩石而得名。尕楞乡地处偏远山区,境内没有省道或国道经过,经县城到尕楞乡,沿途要经过一座座山,上山再下山,18个崎岖的转弯后才能到达乡政府所在地。

这里山峦重叠,沟壑纵深,是海东市第二大国有林场的所在地。无论在田间还是在村庄,抬眼就能看见茂密、葱茏的森林。目前,尕楞乡森林总覆盖面积为9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5%,草山面积为4000公顷。

“你看眼前的这片林地,是我们2019年栽植的,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少。”尕楞乡建设堂村党支部书记拉加才旦指着河道两岸被铁栅栏围起来的林地说,那一年,全村每天有100多人参与劳动,劳动十几天后,将这片占地约13.3公顷的河床变成了林地。

流经建设堂村的一条小河没有确切的名字,拉加才旦只知道它的上游是循化县岗察藏族乡,河水流经尕楞乡和查汗都斯乡后汇入黄河。

“把河床变成林地,是建设堂村这十几年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面对眼前绿意葱茏的林地,拉加才旦满是感触,对记者讲起了13年前的事情。

2010年,建设堂村村委会就在小河旁边,村委会旁还居住着20多户村民,那一年,接连下了3次暴雨后,小河变成了大河,有天晚上河水直接涌进了村委会旁边的20多户村民家中。“我们家原本也在那边,那一晚下暴雨的时候我始终睡不着,听着洪水的声音很大,出去一看已经有邻居在打着手电筒求救了。”拉加才旦说,整个夜晚,他和几个年轻人一直都在营救被困的村民。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尕楞乡党委政府将受灾的20多户村民全部转移安置到村里别的地方,河道也因为那一年的洪水冲击而变宽了不少,河床的石头也比以往更多了。

虽然村民们都安全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家也重新建好了,但那次洪水给大家留下了阴影。此后,包括拉加才旦在内的许多村民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2019年,经尕楞乡党委政府与建设堂村“两委”班子积极申请,循化县林业部门发放了2万株灌木、1.7万株树苗,建设堂村全体村民利用春季的十几天时间,将宽宽的河床变成了林地。

那一年,拉加才旦还不是村党支部书记,但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搬石头的搬石头,挖坑的挖坑,每天都有很多人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

“为了不让牛羊吃掉这些树苗和灌木,我们给这里围上了铁栅栏,但还会有牛羊跳进去,所以我们村‘两委’就要随时看着。”拉加才旦说,自从这里变成了林地,大家护林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看到牛羊跳进林地,村民都会及时认领并带走,村里的3名护林员也通过各种方式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林地。

记者在林地看到,这里植被茂盛,有些野草甚至长得比树苗还要高,一条小溪流从林地旁流过,异常清澈,林地周边时不时还能看见土拨鼠出没。远处,是尕楞乡的森林,再往上走,就是草原。

河床变成林地后的4年,即便下再大的雨,村民们都不再害怕,因为他们知道,4年前栽下的灌木会紧紧抓住土壤,河床不会变宽,从上游流来的水会及时被植被吸收,不会再有那么大的自然灾害降临。

如何实现生态惠民,建设堂村的做法给出了高分答案。自然灾害减少后的这些年,建设堂村的牛羊养殖风生水起,每天都有不少村民上山放牧,但他们不会在山上留下一点垃圾,更不会随意乱挖一块草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紧邻草原和林地生活的尕楞乡人民深知,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什么,也知道怎么做才能保护好眼前的这片“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