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建国家公园 “绣花针”耕生态高地

——来自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改革实践

祁连山下,绿意盎然风光如画。孙长斌 摄
色彩斑斓祁连山。赵剑 摄

开栏的话: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青海省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持续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本报今起推出“青海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改革成果,见证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澎湃活力。

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咸文静

11月29日,门源。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硫磺沟管护站站长郑伟国的操作下,无人机缓缓升起, 沿着既定路线向远处的山头飞去。

门源向西,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被救助的马鹿在野化训练场欢快地奔跑着。

200多公里外的西宁,七一路小学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争先恐后讨论着刚刚生态课上的内容。

从保护管理到自然教育,不同的探索背后有着同样的动力:改革。

自2017年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拉开帷幕以来,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度探索“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实践路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祁连山经验”,正在青海大地上探索、形成。

管理+,构筑生态保护高地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最东端的管护站——寺沟管护站,外出巡护的站长张军山正通过无人机查看情况。

“自从有了这帮手,之前没法到达的地方也能检查得清清楚楚。”张军山所在的管护站,85名管护员需要巡护的面积达到3万多公顷。辖区内山大沟深,东海、红卫、先锋三条沟内,有些路段崎岖难行,特别是冬季降雪过后,巡护难度很大。去年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组织120多名管护人员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资格证,并为40个管护站点配备了无人机。

“在这种情况下用无人机巡护,不仅能及时发现异常,管护员在野外工作的安全也更有保障。”张军山说。

开发国家公园智能巡护系统,为管护人员配备巡护手持终端,首支无人机巡护队伍持证上岗……让生态管护能力明显提升的创新不仅如此。

在青海,祁连山国家公园涉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天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4县市20个乡镇119个村(牧)委会,不仅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也跨多个基层社区。

如何发挥好基层村组织的力量,形成共建共享的保护机制?

走进老龙湾管护站办公室,一群人正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看记者来访,站长马成龙笑着介绍起坐在一旁的人——老龙湾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元。

一边是管护站、一边是村子,两者有啥联系?

原来,2018年7月30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启动青海片区“村两委+”试点工作,门源县西滩乡老龙湾村成为第一批试点村之一。

“我们就是以村两委为依托,发挥他们和党员作用,组织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巡护宣传工作,对国家公园重要区域、关键入口以及村社周边进行日常巡查。”马成龙说。

实施至今,这项举措在当地带来哪些变化?

“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了、野生动物变多了。”义务巡护队、日常巡护、入户宣传……成为试点后,为了让群众了解国家公园,张世元没少想办法,“就拿放牧来说,村子周边林地多,原来有人图省事总把牛羊赶进去。现在引导村民科学养殖,收入不减反增。”

“是啊,荒漠猫、岩羊、藏狐之前很少见,现在频繁出现。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村民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按马成龙的话说,“村两委+”在保障国家公园生态安全中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稳固的人民防线。

从省管理局到两州工作协调办公室、四县市管理分局,再到下设的9个管护中心、40个管护站点,青海为祁连山编织起一张严密的保护之网。为更好地履行保护责任,11月初,青海甘肃两地的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相关单位组成检查组赴青海片区开展联合执法督导检查工作。

“此次检查填补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甘两省综合执法工作空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宋锡康告诉记者,检查组不仅对片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工作进行执法检查,还详细核查了林草防灭火宣传、日常巡护监管、安全生产等工作情况。

科技+,打造生态科研高地

“这就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大数据管理平台,大屏上红色边界是甘肃片区,蓝色边界是青海片区。”作为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宝伟对国家公园中“智慧”二字的分量有着深切的感受。

“传统的监测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国家公园精细化、动态化、体系化管理需要。2019年,管理局着手建设大数据监测中心,系统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依托林业智能感知技术、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实施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自然资源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生态保护管理中的应用项目,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资源监管、巡护管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为更好地“摸清家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生态资源、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生态评估等10个系统模块。在前端感知方面,实现水土气生全要素监测,建立生态定位站2处、生态气象监测站25处,生态监测站监测数据信息纳入国家公园大数据监测感知体系。

切换画面后,大屏幕上出现一只岩羊,伴着夕阳的余晖悠闲地散步。一旁的文字显示,这只岩羊是2023年11月8日18时31分在油葫芦拍摄到的。

赵宝伟告诉记者,平台先后设立各类监测点226个,植物监测样地98个,动物监测样线37条,共布设各类监测设备95套,布设红外相机2089台,监控云台108套,214台野外动物保护红外监控相机实现无线传输和自感拍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对青海片区8000平方千米的范围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先后为5只雪豹、10只荒漠猫、38只黑颈鹤佩戴卫星跟踪器后放归。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于去年8月投入使用。一年多来,救助了不少野生动物。今年,救助站首次对救助放归动物进行卫星跟踪。

“我们在放归救助的4只大鵟、红隼时,给它们背了卫星追踪器,这样一来就可以看到它们的活动轨迹。”站长马存新说。

科技支撑、智慧建园。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有这样一组成果“首次”引人注目:

建立我国西北地区首个森林监测动态大样地;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首次开展内陆河源头区水生态系统研究,实现生物多样性监测全覆盖;

在中国自然保护地内领先开展植物志、昆虫志、大型真菌志编撰工作,发现昆虫新种8种、中国新纪录3种、青海新纪录132种,记录物种多样性2042种,基本摸清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本底;

开展以雪豹为代表的旗舰物种专项调查,填补了我国在雪豹、荒漠猫、黑颈鹤迁徙行为跟踪研究方面的空白,雪豹等旗舰物种监测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和谐+,营造生态文化高地

“‘猫中特种兵’首次现身青海祁连”“罕见!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片区首次记录到鸳鸯”……对于关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人来说,这几条新闻并不陌生。虽然主角不同,但照片却出自同一摄影师之手——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周元峰。

周元峰是地地道道的祁连人。退休后,热爱摄影的他一门心思扑在了祁连山,几年下来,把祁连山南北的沟沟岔岔跑了个遍。

不同于其他爱好者,之前一直从事草原相关工作的周元峰有着自己的计划:采集野生植物标本、拍摄野生动物,日积月累已有不少收获。

“大到一两米的大黄,小到一寸左右的龙胆,野生植物标本已经采集到600多种。此外还拍到了260多种鸟、30多种大型动物。”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像周元峰这样的记录者不在少数。通过建立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和自然文学签约作家两支文化队伍,成立了自然文学、摄影创作基地。随着摄影作品频频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获奖,生态摄影已成为展示国家公园形象和生态保护成效的靓丽名片。

走进西宁市七一路小学,一股浓郁的祁连山气息扑面而来:从生态博物馆到生态体验馆,再到山、水、林、田、湖、草、冰为主线的厅廊,在这所学校,祁连山元素随处可见。

“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我们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校本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生态教育模式。”学校德育处主任张永芳说。

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

立足国家公园区位优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在青海师范大学、海北州祁连山中学、西宁市行知小学等学校设立14所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构建了覆盖大中小学全学段的自然教育格局。

位于门源县仙米乡桥滩村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是青海首个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类科普馆。

跟随讲解员张萍的脚步,记者看到馆内设有“巍巍祁连”“中国湿岛”“多彩生命”“历史使命”四个主题版块和科普影院、文创教学区两个展区。

“通过生态场景布置、标本陈列、墙面艺术图文、多媒体演播、观众互动展项等丰富多样的展览方式,全面介绍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等内容。”张萍说。

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馆长周加才让介绍,自今年5月27日开馆以来,已有2万多人(次)慕名而来,科普馆不仅为社会各界“零距离”接触生态和沉浸式体验祁连山自然之美提供了场所,也丰富了周边村落的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