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

镌写高原火焰蓝时代印记

——记青海省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5周年

“国家消防救援队伍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着这支全新的人民队伍举旗定向、踏上征程。

5年来,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竭诚履行职责使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蹄疾步稳完成转型升级,抢险救援救灾有力有序有效,以实际行动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征衣虽改、壮志不移。改革转制以来,总队15个集体、22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5名个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消防员巴才洛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并成为大会监票人……榜样力量时刻激励全省消防指战员感恩奋进。

总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弘扬新青海精神,扎实推进“寻根守初心、植根厚沃土、扎根践使命”三根工程,广泛开展“讲党史知党恩、讲省情知奉献、讲队史知荣誉、讲改革知奋进”系列活动,不断筑牢指战员“身处第三极、心向党中央”的坚定信念。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一体推进,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个十百千”系列活动,即:设立1个党代表工作室,组织12名省部级典型宣讲,打造138个支部智慧党务平台,开展千人争先打卡,引领指战员真学、真信、真实践。

始终坚持纪律部队标准,时刻对标“两严两准”要求,刚性执行各项铁规禁令,把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为真诚拥戴、听令服从的高度政治自觉,外化为履职尽责、奋斗强消的实际行动。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改革如登山、似闯关、像大考,归根结底是一场自我革命、自我完善。

总队党委鲜明树立起“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导向,带头践行“争天抗俗、争抓实干、争先创优”理念,敢与强比、勇向高攀,依托视频系统开展日必查、周抽查、月通报,定期组织总队、支队百名指挥长入队跟班,上操场、到火场,一线盯防队伍管理重点领域,结合职业特点研判分析廉政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不定期开展党务、业务、财务、队务“四不两直”督察,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及时跟进纠偏正向,有效拧紧各级管理责任链条。

时异事殊 百炼成钢

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立足“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使命,5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32045起,成功处置“1·13”西宁公交车站地面塌陷、“5·22”果洛玛多7.4级地震、“5·6”西宁青剧影城火灾、“8·18”大通山洪泥石流、“9·1”互助山体滑坡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被困群众4060人,保护财产价值超10亿元,赢得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省灾害类型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总队创新提出“4区+1核心”灭火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组建一支150人整建制、实体化运行的省级综合应急救援机动支队,创新战法走出西部,在全国演训展示。扎实推进“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以各市州特勤站为中心,消防站专业班组为基础,建立“省、市(州)、县(区)”三级区域核心力量,全面打造“核心攻坚、专业突出、分级建设”的专业救援力量体系。连续5年开展全省重特大灾害事故跨区域演习,组织开展“青海·2023”“青海·2022”“高原砺剑·2021”“砺剑祁连山”等抗洪抢险、雨雪冰冻、高层地下、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综合实战拉动演练,强化与应急、地震、气象、水利、交通、铁路、公路等部门联勤联动,全面检验和提高队伍“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和保障能力。牢固树立“人才兴队、人才强队”的发展理念,启动全省“橙才培养计划”,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9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挖掘地方优势资源,订单式培养紧缺人才。截至目前,分类别、分岗位、分功能培训各类专业救援人员1000余人(次),158人(次)取得“应急管理部地震救援专家组组长”签发培训证书,145人(次)通过建筑坍塌救援技术、灾难医疗技术资质认证,100人取得体能教练员证书、120人取得激流救援证书和舟艇驾驶员、轮机员适任证书,100人取得无人机驾驶员证书,为队伍发展、能力提升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基础保障。

遵循后勤保障“三转变一提升”的总要求,以“体系完备、反应迅速、协调有序、保障高效”的战勤保障力量建设为目标,按灾种、选单元、分模块设置战勤保障库,引入智能化搬运设备,提升装备物资存储、装卸、流转效率,推动战勤保障工作向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靠拢。根据省内地域辽阔、集中保障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9个支队战勤保障力量为支撑的“1+9”战勤保障力量网络,开创“小灾害自我保、大灾害协同保”的新模式,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高原战勤保障体系。改良第二代高原寒区班组宿营充气帐篷,满足多人员饮食、住宿等保障功能,研发联动饮食保障车组、高原供氧车、多功能舟艇运输车、就餐保障单元、高原新型冷藏车、高原盥洗车等高原特种车辆,有效解决高原寒区持续作战中餐饮、供氧、供电、供暖、热水等保障难题,战勤保障队伍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全面转型升级。

民有所呼 必有所应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总队始终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最高目标,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和各级领导指示批示精神,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积极联合行业部门,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坚持一手抓风险治理、一手抓机制建设,全省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消防治理责任体系得到明显加强。高质量修订《青海省消防条例》和《青海省消防安全责任规定》,先后出台25部紧跟形势任务的规范性文件,将消防工作纳入全省目标绩效考核,实现8个市州政府、60个省直部门实现“全覆盖”,省市县三级逐年落实年初签约、政务督查、约谈问责、考核通报4项制度,省消安委严格落实部门联席会议、行业信息互通、突出问题通报等工作制度,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的消防工作体系运行更加顺畅。

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累计开展畅通“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点建设、为重点乡镇配发消防车辆、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等34次专项整治行动和为民办实事工程,共检查各类单位场所18.1万余家(次),消除各类隐患20.1万处,圆满完成了115项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的安保任务。全省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连续25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为“一优两高”战略实施和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消防安全治理基础得到明显夯实。先后建立消检、消企、消电、消铁4个领域的协作机制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一明确19个新行业、新领域、新业态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和彩钢板、电动自行车、电气焊作业3个领域的全链条监管职责。举办大型商业综合体、基层消防力量等领域现场会和消防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行综合体“管查灭”一体化,乡镇街道“一委一所一队”、寺庙设施水源建设、移灯改电控火、集中食宿供暖、智慧消防建设“四大工程”,打通破解了许多堵点、痛点问题。推动智慧消防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融合共建。抓实农村消防工作,搭车乡村振兴战略将消防基础设施纳入乡村“五改”项目同规划同建设,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会同36部门出台消防领域信用监管暂行办法,将消防安全作为信用评价、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评星评级等重要依据,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全面形成。全省重点领域消防安全条件持续改善,省内群众的消防安全感、获得感变得更加充实。

贴近群众 造福人民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5年来,总队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灾害抵御能力”为目标,全面实施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新时代消防宣传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消防宣传的多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高密度、立体式、全方位”的消防宣传格调。

联合省相关部门下发各类政策文件,动员全省各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消防宣传工作,建成总队全媒体中心,9个支队级全媒体工作站,按照“登大台、上大报、出精品”的目标,不断优化运作模式,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精品力作,累计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各类稿件3.6万余条;建立青海消防微信、微博、抖音等44个新媒体平台传播矩阵,创办“高原火焰蓝”“火焰侠消防说”“消防小百科”“跟我学消防”“全民话消防”等8个原创节目专栏,推送作品18.8万余条,总阅读量达40.2亿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及时发布消防安全知识和动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全方位展示队伍形象,精准推送消防知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分批分类打造158个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社区、学校、企业、消防主题餐厅、主题加油站等;建成14座消防主题公园、50个消防科普教育场馆、75个消防站对外开放,群众可通过“全国消防体验场馆预约系统”网上预约免费参观。根据青海地域特色,积极摸索符合实际的宣传方式,常态化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策划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西宁成立8支“大喇叭宣传队”,深入社区街道、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知识传播活动;海东邀请民俗文化“花儿方言”传承人,编唱“消防花儿”在农村普遍传唱;黄南组建“马背宣传队”、海西组建“摩托车宣传队”深入草原牧区开展“敲门入户”宣传活动,将消防知识送进牧场、送入帐篷;海南“草原夫妻放映队”许国强夫妻俩30多年如一日,为高原农牧民义务播放消防公益广告,将消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多元化宣传形式和创新性宣传手段,实现消防宣传全面覆盖和精准传播,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识明显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消防救援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提振干的信心、营造干的氛围、掀起干的热潮,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贡献消防救援力量!

(本版图文由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