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省内要闻 PDF 上一版

“商户联防”赋能市场平安建设

小桥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消防器材。本报记者 李延平 摄

本报记者 李延平 实习记者 杨红霞

10月12日10时,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综合市场(下称“小桥市场”)内一片热闹景象。商户赵超胳膊上戴着联防队红袖标正在自家店里忙活,除了是老板,他还有一个新的身份——“十户长”。在他商铺门头正中间,一个淡蓝色的标牌上写着“小桥市场‘十户长制’管理区域第二联防组2-05号”。

什么是“十户长”“十户长制”?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小桥市场一探究竟。

在小桥市场入口左侧的门柱上,崭新的淡蓝色标识牌格外抢眼。小桥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平安市场“十户长制”组织架构图、十户长制岗位职责、十户长制联防小组分布示意图,让记者的疑虑得到了初步的解答。

将市场东西走廊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四个“十户长”,每个“十户长”由10户不等的商户组成。他们的职责不限于监督管理、处理纠纷、环境卫生检查等。

作为城北区最早的商贸综合区,小桥市场自1992年建成至今,逐渐成为集餐饮、农贸、日用百货、衣服鞋帽等一体的综合市场,更是周围多个人员密集的居民小区必经之处。人流量大、安全隐患多、治安环境复杂,这里也成为了城北区政府在平安建设中重点发力的场所,“十户长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第二联防组组长赵超作为在小桥市场经营了23年的老商户,对于“十户长制”非常看好。“小桥市场人流量大、商户多,安全隐患大。大家团结起来,有什么事儿商量着来,互相帮助也互相监督,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营商环境,人们愿意来这里了,生意自然就好了。”赵超说道。

为全面提升辖区市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按照深化平安北区建设“十大专项行动”部署,今年6月,西宁市城北区创新开展“平安市场”创建工作,在小桥市场试点推行“商户联防”举措,通过建立“十户长制”,引导商户成为治安防控的“眼睛”“耳朵”。广泛组织发动商户参与市场巡逻守护及应急处突工作,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迅速自救、响应互救,形成市场隐患排查整治分级落实、过程落实管理闭环,有力保障市场安定有序,延伸了基层治理“微触角”。

据介绍,目前市场内共有商户177户,按照“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相邻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由市场内每10户左右的商户组建联防处突“微小队”,明确1名联防队长即“十户长”。

“‘十户长制’就是让商户参与基层治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我们会优先选择党员和在安全、消防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商户担任‘十户长’。这里的商户有的干了好几十年了,没有人会比他们更熟悉这里,商户之间的情况相互也很熟悉,更利于政策、消息的传达和互相之间的监督管理。”西宁城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白玉红说。

“目前我们有16个‘十户长’,其中党员4名,只要有应急预案、政策法规方面的宣传,通过这十六个人,就能很快覆盖到全市场,他们能根据每位商户的时间,在不耽误经营的情况下将消息及时传达到位。”白玉红说。

升级改造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保安24小时巡逻,安装24组摄像头,16个“十户长”,为畅通消防通道取缔夜市摆摊……桩桩件件换来的是一个平安祥和的市场环境,也让更多人在这里有了良好的购物体验。

说起小桥市场的变化,刘梅很有发言权,“我家就在旁边,以前对这里真的是又爱又恨,买啥虽近,但环境差,治安差。现在就不一样了,路面修了,保洁随时在打扫,能看到工作人员不时地在巡逻,来买东西更放心了,回家走在这条道上也更舒心了。”

为持续扩大“商户联防”在“平安市场”创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北区政府通过不断加大市场内治安案件、商户矛盾纠纷等事件的安全调控、排查化解力度,不断完善市场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活动,强化市场试点扩面,让小桥市场逐步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场治安管理氛围。

“今年还没有接到各类投诉案件,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同时,我们通过监控和大家的力量找到了几名走失儿童,还收到锦旗,这也是我们平安市场创建取得的一点点成效吧。后续我们将持续发挥‘十户长制’的作用,人人参与治理,户户共享成果,让这里成为一个更加平安、和谐的市场。”白玉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