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文旅:“秀”外慧“中” 为“宁”奔赴

古城西宁,有着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用古老的历史诉说着城市的底蕴和风华;西陲安宁,北山烟雨、凤台留云、文峰耸翠等西宁古八景与西山春早、莲峰塔影等西宁新八景交相辉映,绿在城中,城在境内,共享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共赴诗与远方,青海省会西宁热情迎接八方游客,优化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西宁文旅品牌名声大噪。

1-9月,西宁市接待游客2184.76万人次,同比增长67.05%;实现旅游总收入238.88亿元,同比增长116.5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6%和77.42%。

毫无疑问,2023年,西宁文旅度过了一个异常忙碌的旅游季,也交上了一张格外亮眼的成绩单。在这个旅游季,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目标,聚焦“走在前、作表率”工作要求,在加速市场复苏、创新文化惠民、提振文旅消费、规范文旅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文化旅游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从“五一”小长假首日实现旅游收入比2022年同期增长815.6%,到中秋、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实现同比2022年假期增长695.5%,这背后有西宁文旅主动走出去的果敢,也有西宁文旅加快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的实干。在成绩单上,西宁文旅项目提档升级,文化活动焕新增彩,精品创作次第花开,品牌营销成效显著,文旅服务不断优化,西宁在不断提升自我,旅游目的地越来越“秀”丽,文旅表现越来越优“秀”,打造“中”心城市的实践越来越“出圈”,向着“中”心城市进发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四时与昼夜 享尽西宁“美”

10月6日,尽管天气已经转凉,西宁市的夜经济却依然火爆。套圈儿的、做茶饮的、卖图书的……城西区力盟商业步行街的两旁各类小摊可谓应有尽有,大大小小的摊位前围满了人。

力盟步行街融入了许多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网红经济,推动了潮流文化的聚集,也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正如美食店主王全华所说,青海旅游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力盟就是一个缩影,这里既保留了传统夜市的烟火气息,也解锁了很多新奇、有趣、潮流的新玩法。

西宁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消费,培育夜间文化旅游经济产业,评定西宁市文旅消费示范街区3条,美食夜市24个。自7月进入旅游旺季以来,西宁市各县区美食节分会场开设了33条美食街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共2578.94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5.87亿元,越“夜”越美丽的西宁文旅发展活力十足。

昼夜皆宜的西宁,也是四时皆美的西宁。如何展现西宁独一无二的“美”,西宁用做优文旅融合的目标和多样的文旅活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西宁市实施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湟中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湟源县、城西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升乡趣卡阳、边麻沟等景区生态旅游品质。举办2023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第五届西宁美食季、第七届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FIRST青年电影展、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清凉夏都避暑节、乡村文旅嘉年华、第六届广场舞大赛、百姓大舞台广场演出季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艺术活动近千场。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花海景区升级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西北骄、可可西里、圣源地毯、喜马拉雅、青海金诃藏药五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圣源地毯被评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文旅活动赋能新活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西宁的“美”是全时的更是全面的,是活力迸发的更是潜力无限的。

创新与创作 说尽西宁“事”

6月26日,由西宁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河湟》在青海大剧院倾情首演。之后在青海大剧院演出11场,场场爆满。

《河湟》追寻着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丝绸南路的足迹,从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喇家遗址面条、沈那遗址圆銎倒勾铜矛等中华上下五千年间孕育出的瑰宝为线索,融入了青海花儿、河湟皮影戏、青绣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筑梦·河湟”“守望·河湟”“走向·河湟”三个相对独立成篇的戏剧故事,以舞蹈语汇讲述河湟大地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彰显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岁月沉淀下的文化底蕴。

省戏剧家协会周波说:“舞蹈、戏剧的完美融合,震撼人心的演绎,谁说舞台感动不了人?用情、用心,就有无穷的力量。”

如何讲好“西宁故事”,西宁文旅狠抓精品创作,加强品牌创建。今年以来,围绕重大题材,努力抓好剧(节)目的创作生产。创作编排舞蹈诗《河湟》、小品《迎新人》、诗朗诵《十月》、情景说唱《吃播西宁》、情景剧《幸福同行》等一批反映河湟历史文化、人文典范、地域风情,又深受游客喜爱、广受社会认可的精品力作。编制《中国夏都·近悦远来》《烟火人间·寻味西宁》等系列文旅书籍投放至全市各宾馆酒店。拍摄制作《夏都西宁》文旅宣传片,组织举办“出发吧,西宁”2023美好生活文旅短视频大赛;加强与省外城市的文化旅游艺术交流,赴济南、武汉、郑州等地开展文化艺术巡演巡展;与兰州、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文化旅游交流推介;赴酒泉参加首届“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大会,区域合作交流持续深化。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通报,西宁市公共文化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同时,西宁市成功入选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入选携程夏季旅行趋势榜“消夏避暑目的地”……加强创作,不断创新的西宁,新时代“西宁故事”更加动听,夏都西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正不断提高。

真心与真情 洒满西宁“情”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西宁市图书馆在节日期间(除周一)都正常开放,除一楼、三楼、四楼17时闭馆外,二楼照常延时开放至19时,做到了节日服务不打烊,接待读者人数共计13889人。在西宁市图书馆,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氤氲着向上的力量,每一位读者都沉浸其中,享受着温馨的阅读文化体验。此外,外地游客在游玩之余,也会选择到图书馆打卡,感受馆内数字设备,让看书阅读成为一种新型度假方式。

利用闲暇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打卡“充电”,享受惬意的假期时光,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为有效满足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西宁开展“四馆”旺季延时服务,旺季延长闭馆时间至19时。

结合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西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开展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常态化联勤联动执法机制;开展政府购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益岗位试点工作,为200个村(社区)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打造3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黑社”“黑导”“黑车”等旅游市场乱象,努力为游客提供干净、整洁、优质、温馨的旅游环境……西宁用扎实的工作和真心的付出,将“惠民”和“迎客”的真情洒满古城,也让西宁美更具西宁温度。

西宁外秀,文旅活力不断迸发;西宁惠中,文旅潜力不断激发;西宁向外秀风采,不断擦亮夏都西宁城市品牌名片;西宁向内思索,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行稳致远。今日之西宁,美不胜收;明日之西宁,未来可期。

(文/图 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