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小巨人”企业 助推青海高质量发展

罗旋 文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重要论断,强调“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发展。”“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为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2022年10月,青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13家,逐步建立起从重点培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发掘、培育了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青海解决长远发展中“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一环,是青海加快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路径,是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必然选择。促使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并非易事。立足青海省情和战略发展需求,推动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才高地、加强教育引导。

改善政策环境。适时推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指引和扶持。一是制定专项政策体系。着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核心内容,结合青海实际,2018年5月,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和管理改进、信息化应用水平、集约化发展、品牌建设、服务体系、融资渠道、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为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环境、解难题、促转型保驾护航,推动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朝着规范化、精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二是构建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公平竞争体制机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件。要通过知名企业字号保护、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措施,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价值、有底蕴的“专精特新”青海品牌。三是打造创新驱动生态系统。要着眼于提升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聚焦主业、深耕实体、细分市场、优化策略、抓住机遇,高效对接“高精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创新引领保证竞争优势。

强化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解决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的重要之策。我们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为金融优先支持对象,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早期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拓展、数字化转型等环节可能存在的资金问题,通过信贷产品创新、政策性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证券化、FTP定价优惠、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组合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扶持企业发展。二是加大信贷产品创新。研发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品种,包括“产品研发贷”“小巨人贷”“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卡脖子专项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优化金融工具,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三是开展金融支持专项行动。通过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并借助“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征信平台”“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实施“一企一方案”“一企一策”专项金融服务,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优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省委书记陈刚指出:“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通过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所思所盼,精准有效加以解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是推进简政放权。通过压缩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企业经营许可、放宽市场准入、“证照分离”改革等方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完善监管体制。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事中事后监管”、“互联网+”监管、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手段,不断完善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打造和保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强化惠企措施。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立企业“歇业备案”登记制度、扩大减费降税规模、电子政务“一网通”、优先保障企业用地需求、行政审批“最多跑一趟”等助企惠企举措,推动企业减负前行。四是促进企业融通发展。建设具有青海产业特色的“专精特新”产业园,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运营费用补贴、招商奖励、购置补贴等方式,实现产业链自由集聚。鼓励大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建产业链技术共同体,通过搭建开放式、共享式技术成果交流服务平台,降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成本,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建设人才高地。人才,是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省委书记陈刚指出:“要注重创新,招才引智,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资源、能源、高原等领域科技攻关,在人才引育方面总结经验、补齐短板,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是引导聚集“战略型”人才。紧密围绕建设产业“四地”重大战略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好“昆仑英才”行动计划,通过创新项目驱动、科技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完善等方式,大力引进、培育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战略型人才服务,推动形成战略型人才“聚集效应”。二是加快发展“数字化”人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对接、“揭榜挂帅”团队建设、数字产业群建设等方式,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多主体共赢共享合作机制,打造“团队式、链条式”数字化人才链。三是加速引入“特色化”人才。要聚焦青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譬如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有机农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绘制紧缺人才地图。通过单列政府特殊津贴、优化人才评价、提高安家补贴、加速政策兑现等方式,补足、拓展、做强人才链。四是加大培育“精细化”人才力度。要通过专精特新行业人才培训、科研项目经费配套、职业资格培训经费补贴、“青年人才”超常规支持等手段,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向专、精、细方向发展。

加强教育引导。目前,全国已累计培育了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里,民营企业占95%左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牢牢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理直气壮地发展好非公有制经济,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向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派驻企第一书记,指导他们的党建工作,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推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二是培育创新精神。要正确分析与科学对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创新活动中涌现的新点子、新思路、新方法,对经济效益高、投资前景好、发展后劲足、传播效应强的及时予以精准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三是增强法治观念。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企工作,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增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的法治观念,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的法律素养,把诚信交易和守法经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

(作者单位分别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内涵研究”[20FKSB01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