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劳动教育谱新篇

——西宁市城中区劳动教育发展成效(上)

阳光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中医药种植劳动实践;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不断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内涵,构建以“节气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有趣的劳动课程……

近年来,西宁市城中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聚焦政治引领、立德树人、特色优势、以文化人、辐射带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党建与思政、劳动教育等工作紧密融合,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努力构建五育融合、学段贯通、家校协同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方位支持、全过程参与、全课程融入的劳动教育生态圈。

城中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统筹好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的分工,有效落实劳动教育贯通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召开劳动教育推进会、举办全区校长论坛,完整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内涵。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城中区劳动教育稳步发展。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将拓展劳动教育空间、提升校内劳动教育实效、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确定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工作重点。组建劳动教育核心团队,通过集中+分散的培训形式,多维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编写教学设计、推出优质课程,组织开展各类相关活动。

根据劳动教育的特殊性与时代性,结合实际,城中区探索区域内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渠道和路径,创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多维度劳动教育空间。将打造“个、十、百、千、万”劳动教育工程作为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措施,多渠道、多维度、多方式为区属学校和幼儿园参与劳动实践提供场所、搭建平台,形成全方位支持、全课程融入、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评价的劳动教育生态圈。“个”是指建立一个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十”是指建立十个校级劳动教育实践点;“百”是指评选出一百节劳动教育优质课,建立区域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千”是指评选出一千名劳动素养高的少年儿童,从小培塑工匠精神;“万”是指以万名学生带动万个家庭,形成家校合力,共育具有劳动精神的时代新人。区属各学校系统规划劳动教育工作,注重开发劳动特色课程,以学校劳动为基础,逐步建立校级劳动教育示范点,目前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新局面。

(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