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美家园里聆听乡村振兴幸福音

——玛沁县大武镇易地搬迁小区久美家园见闻

↑久美家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一角。
←玛沁县拉加镇温室大棚里种出的西瓜。本报记者 李兴发 摄
↓在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内生产的特色产品,已经走出果洛。

本报记者 李兴发

“好,日子美得没说头呀!”问起生活过得咋样,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易地搬迁小区久美家园的住户们,几乎都有这样的感慨。

10月12日,准备前往小儿子所在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的多旦,特意把自己打扮了一下:“要让别人知道,我娃娃上着最好的幼儿园,我家的收入一年也有五万多,再也不是靠给别人家放牛过日子的‘穷人’啦!”

2020年初,多旦一家响应易地搬迁政策,从玛沁县当洛乡查雀贡麻村,搬进了久美家园。起初心里还揣有“日子本来就不好,再坏还能坏到哪去?”的想法。可没想到的是搬来没多久,医保、社保以及孩子入学等手续同步得到了解决,就业也拥有了优先的权利。

2021年,多旦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了草场治理中的一员,草原治理有工资可拿。黑土滩变成了180多公顷的饲草基地后,多旦依旧有着稳定的收入,“还有呢,通过就业培训我还当上了保安。”依托乡镇的产业和就业政策,多旦拥有了两份稳定的工作,一年下来能挣一万多元。2020年,多旦的妻子通过就业招聘成为了宾馆服务员,两个能歌善舞的女儿也被招进了果洛州民族歌舞团。

“搬过来后,眼红那些家里有草场和牦牛的人,他们入股了合作社,每年都能分红。”但现在,曾经靠给别人放牧养家的多旦,日子过得不比他们差。对于未来多旦还想学农机驾驶和修理,在当洛乡的饲草基地继续干下去,还想着把小儿子培养成大学生,也发展产业当老板。

乡村振兴路上的幸福之音,不光在多旦家能够听到,整个久美家园小区都在弥漫。

今年刚满20周岁的藏族姑娘拉毛,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和城市里的年轻人一样,每天上下班,为更美好的生活奔波着。

拉毛所在的公司在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内,作为乡村振兴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建于2019年的孵化园,现在已吸引入驻企业和合作社30多家,已形成了民族服饰、土特产展销以及藏族特色文创产品研发生产等7大类的产业规模,为玛沁县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最近公司的订单多,拿的工资也多啦。”拉毛的工作任务是将处理好的皮毛缝制成传统藏服和靴子。在牧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下,像拉毛这样易地搬迁过来的年轻人,从牧民变成了手艺人,并且通过自愿入股的方式,也由公司的打工人变成了主人翁,既拿工资又有分红。采访中,拉毛的话语间流露着这样的信息:曾经靠着牦牛是为了吃饱肚子,而现在是过上了好日子,而且正在往更美好的生活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