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青海美 一眼望千年

——《青海之美·探宝之旅》采访手记

在河湟文化博物馆,游客了解彩陶纹饰。
↓在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游客了解制作《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颜料。
←在青海省博物馆,游客参观青海历史文物展。
喇家遗址博物馆还原玉器制作场景。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煜鹏 摄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青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7月6日,青海观察客户端启动以“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文旅融合”为主题的《青海之美》融媒体专题采访。7月25日至9月7日,《青海之美·探宝之旅》共发布9期融媒体系列产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深受用户喜爱——

本报记者 王煜鹏

都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身份证,是认识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场所。最近两个月来的沉浸式采访,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探寻大美青海魅力,感受青海文化底蕴。带着拍摄制作《青海之美·探宝之旅》系列融媒体产品的任务,7月份以来,已经记不清在博物馆中待过多少个小时了。从一开始看展速度极快、“一看就懂,一出门就忘”,到后来越来越慢,有时一下午顶多只能了解几件文物,“探宝之旅”也成为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绝佳机会。

舞蹈纹彩陶盆、圆銎宽叶倒勾铜矛、柳湾彩陶……从陌生、相识、相知,这些博物馆里陈列的器物——古往今来最宝贵的艺术珍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青海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大门,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探寻青海魅力 感受文化底蕴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当走进一座座特色各异的博物馆时,叩响时空之门,感受古老文明传承至今的气息和底蕴,在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精神、文化的精美文物中,6000多处文化遗存以它特有的魅力为我们“讲述”历史深处的青海高原,让我们望向时光深处,体味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青海之美·探宝之旅》的第一站走进青海省博物馆。从石器、陶器、玉器、青铜、金银器……省博荟萃千载文明,2405件(套)文物全景式展示了青海从史前文明到近代百年的发展历程,为青海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实物佐证。

在众多文物中,最先向大家介绍的镇馆之宝是1995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物质材料特性的伟大创举,从此开启了人类发明创造之门,而且彩陶是全世界在新石器时代共有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1973年出土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上孙家寨村的舞蹈纹彩陶盆,亦或收藏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同德县宗日遗址舞蹈纹彩陶盆,都在用陶器和彩绘来反映人物的神态和生活场景,向我们展示了远古先民安居乐业的祥和场面。

同样收藏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圆銎宽叶倒勾铜矛,出土于西宁沈那遗址,作为目前出土的最大青铜兵器,这件齐家文化文物被单独陈列在青海历史文物展第二展厅的一处展柜中。距今4000年前后,青海地区逐渐进入青铜时代,上承新石器时代,下延至汉代,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是本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中亚、西亚青铜制作技术与青铜制品刚刚传入中国,这个铜矛因为与阿尔泰山地区、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铜矛形制十分相似,所以它的出土不仅表明这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产物,更加印证了青海在这条东西文化交流通道上的重要地位。

“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说的正是位于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的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柳湾墓群是我国迄今为止黄河上游发掘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群,距今约4600年至3600年,四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1730座,出土文物近4万件,彩陶近2万件,不乏大批珍贵彩陶精品。其中,裸体人像彩陶壶是柳湾出土最具艺术特色的一件彩陶器,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这件国宝级文物融浮雕和绘画的艺术手法于一身,在数以万计的彩陶器皿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稀世艺术珍品,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南馆四楼,陈列着世界上最长的唐卡作品——《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被称作“藏族文化百科全图”,长618米,由700多幅唐卡和上下3000多幅不同堆绣图案组成的1500平方米画面。以丝绸之路上青藏高原的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藏族的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等内容。珍贵天然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的绘制,各大传统唐卡流派的画法,让18万3千多个人物栩栩如生,蜿蜒曲折的展线,将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故事娓娓道来。

……

“探宝之旅”虽然不能全面了解大美青海的历史文化,但博物馆里类型众多的器物,向人们展现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展示青海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深厚底蕴。

60余天,7家文博机构,几乎“泡”在博物馆的我沉浸于各类文物中,静静聆听古物交响诗。而我,也被历史深处传来的声音所震撼,被脚下这片土地散发的魅力所折服,并为之自豪。

感知青海之美 坚定文化自信

“长知识。”

“没看够!”

“下期去哪儿探宝,期待中……”

可以说,9期《青海之美·探宝之旅》为更多人提供了一个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的媒介。在众多留言中,我深刻感受到时代赋予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与使命——让更多人真正了解大美青海,感受到青海大美。

“追根溯源来到青海,从实物到影像,了解了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和彩陶制作过程,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来自河南的13岁游客郑庞隆和家人参观完博物馆后很是自豪。

在喇家遗址博物馆,游客通过VR眼镜,看到古老的城邦古国在地震和洪水的冲击下瞬间消失,内心总会为之一震。作为华夏文明发展传承的重要命脉,虽然一个古老的族群就这样消失了,但当我们行走在这片沃土之上,听着潺潺黄河水,依然能够感受到曾经的灿烂与辉煌。

“高天厚土,实在太美了!”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从汪洋大海到绿水青山,青海之美时时在线。从地球大爆炸理论到青藏高原隆升成为地球第三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物矿产资源一一呈现,从生态之窗到雪豹视频,从资源魅力到科考精神,深刻诠释“大美青海,自然之窗”的内涵,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9月1日,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我也上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展厅里600多幅图片和陈列的928件革命文物又一次把我带回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再次深切感受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一把看起来普通,但在熬制炸药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铝壶;一台在九次运算中攻克一个又一个数据难关,保证运算结果正确的手摇计算机;一个见证历史性“启动”的程序时间指示器……镌刻着时光烙印,这些革命文物里蕴藏着的“精神密码”,穿越时空隧道,架起一座精神传承的桥梁。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直到今天,这24个字的内涵如同“定海神针”,生生不息。

穿越历史长河,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中感知基因密码,感受文化内涵,感悟时代精神。追溯千年文明,终于理解,传统并不是古代的东西,而是古代留下来的,留在我们血脉里的东西。由此可知,中国何以成为中国,大美青海到底美在何处。

推进文旅融合 传承历史文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旅融合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遵循。

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给国内外游客“开口”讲述青海故事,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助力?

从暑期到中秋、国庆假期,文博机构人气高涨。青海省博物馆“一带一路中的大美青海”沉浸式数字体验馆时常传来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爸爸,快用手机拍下来。”来自陕西西安的王运城在儿子王一栋的催促下,不停按下手机快门,生怕遗漏大屏中讲述的遗迹与遗址。

“孩子就是冲这个新技术来的,没想到他能认真看完介绍的内容,这样就能跟楼下的文物形成很好的补充,加深对青海的了解。”一到博物馆就选择先到5G数字体验区的王运城看到儿子对博物馆感兴趣感到很欣慰。

一个好的博物馆,就是要让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博物馆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意义。运用新形式和科技手段使历史文物“复活”,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博物馆。

不过,数字化展示只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方式,“活”起来的前提是科学研究,通过研究藏品,深入挖掘内涵价值,凝练出文化能量,才能让文化的感知力与传播力深入人心。

不难看出,当前所有博物馆的展陈都是考古专家精心选择历史实物陈列的结果,漫长的时间在这里被精心地做了通俗性的解读。但如果能发挥文物资源禀赋优势,设置更多沉浸式空间展出镇馆之宝,相信游客的体验会大不一样,不仅能全面了解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也更能感知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和性格气质。

随着需求的变化,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内容属性要求,从观赏性提高到了参与性,人们更关心自己如何从事情中获取体验。这也为文博机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人们愿意来这里干点儿什么?

除了参观展览,我们看到每逢节假日,文博机构会推出历史、民俗和传统技艺社教活动,通过有趣味的互动让青少年上手体验。同时以馆藏文物精品为原型,推出创意书签、笔筒、马克杯、钥匙链等文创产品。

的确,人们已不满足“打卡”需求,交流展览、主题社教活动、专家系列讲座、数字化体验、文创产品等等,他们都需要。所以文博机构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能力,展现大美青海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博”览青海美,一眼望千年。青海历史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只有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才能真正守好中华文脉,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