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

围绕“统筹湿地保护与草原修复 打造全国湿地保护的青海品牌”协商议政

本报讯 (记者 张晓英) 9月15日,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统筹湿地保护与草原修复,打造全国湿地保护的青海品牌”开展协商议政。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主持并讲话。副省长刘涛,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昌、李晓南、刘大业出席。

会上,李晓南介绍前期调研情况。6位委员和专家学者作口头发言,省林草局、省生态环境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负责同志作回应发言。

委员们认为,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资源管控、加大保护修复力度等有效举措,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持续稳中向好。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为湿地保护提供坚实保障。强化科技支撑,促进高新技术在湿地领域的应用,提升湿地保护科技含量。强化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注重发挥草原、湿地的多种价值和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双赢之路,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优势。

刘涛介绍了我省湿地保护和草原修复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举措。指出,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本次协商议政重要成果,在深化思想认识中提升治理能力,在立足湿地草原大省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实现综合保护利用中实现生态价值,进一步加强我省湿地保护和草原修复工作。

公保扎西表示,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气候调节器”,作为湿地大省的青海,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湿地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此次协商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湿地保护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高质量推动我省湿地保护工作的具体行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持系统观念,抓好统筹推进,共同做好湿地保护这篇大文章。要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聚焦事关生态领域深层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打造全国湿地保护的青海品牌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