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小院里的致富门道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

任臣友经营的农家乐里,厨师李永秀正在制作青海特色美食“狗浇尿”油饼。 本报记者 宋明慧 摄

本报记者 宋明慧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和河湟谷地众多村庄一样,干净整洁的村道一直延伸到了庄廓大门口,让这个村庄“出圈”的还要从油嘴湾花海说起。

作为这几年青海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从传统农耕到乡村旅游,发展方式的变化,让曾经背靠大山面朝黄土的农民们换了一种活法。如今,“花海经济”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年轻人返乡,有的走进景区谋得一份生计,有的便以乡村旅游为支撑在家门口谋起了营生,任臣友就是其中一员,他把自家的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

正是青海的旅游黄金季,走进任臣友经营的“任家大院”,他正准备前往市场选购当天用的食材。对他而言,食材的质量和新鲜至关重要,每天都要亲力亲为。问及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时,任臣友脸上溢满了笑容:“现在生意还不错,每天同时接待十几桌都不成问题,周末高峰客满时,偶尔还会出现客人订不到桌的情况。”说到这里,任臣友说,明天还有几桌客人,但是我们这已经预定满位了,所以把三桌客人介绍给了别家。

以前,任臣友家和村里大多数人家一样,贫瘠的土地无法成为家里的经济依靠,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打工,尽管父母从2017年就开始经营农家乐,但那时他还是担心发展不起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回来。

直到2019年,一方面考虑到父母年龄渐长、经营吃力,一方面是看好麻吉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农家乐经营已从过去的人找客变成了客找人,他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接管起了自家的农家乐。

起初,他也有过担忧,因为除了周末和节假日外,平常几乎看不到客人,经营十分不平衡。于是,他就开始从自身找原因,经过分析,认为很多来浪花海的城里人都是想尝尝地道的农家菜,因此菜品质量非常重要。从那时起,任臣友就决定要以品牌为核心,每一次都主动向客人询问对菜品的意见建议,然后无数次改进尝试、积累经验,直到做出更加美味、更有特色的地道农家菜。据任臣友介绍,他家的厨师,每年都会参加政府组织的厨艺培训,不仅费用是全免的,而且通过培训后厨师的做菜水平都会显著提升。

对于餐饮业而言,厨师做的饭菜可口,自然而然就会引来更多客流,生意好的同时收入也就更加可观了。任臣友告诉记者,如今村里正常经营的农家乐有十几家,而他所做的就是求精不求量,为确保质量就算少接待几桌也无妨。几年下来,他家的农家乐规模不断扩大,任臣友指着楼上的木质凉亭说:“去年我们扩了两个20人接待容量的包间和这个凉亭,政府还给我们补贴了4万元呢!这样一来,就没必要借外债了。”

在麻吉村,很多农家乐主人和任臣友一样,充分享受了资金补贴和政策红利,使得他们越干越有劲。农家乐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便利。在“任家大院”厨房里见到李永秀时,她正娴熟地做着青海特色美食“狗浇尿”油饼,“以前几乎都忙在田间,就算想外出打工都出不去,现在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李永秀开心地说。

近年来,许多村民家的农家乐规模都越来越大,与之同样变化的还有村庄的模样。就像任臣友所说,乡村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与过去相比也大不一样。

采访的最后,谈及这些年的感受,任臣友说:“任何事如果不尝试就不知道结果如何,现在看来,我是走对了发展路子。现如今,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发展越来越好,这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