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

陈永涌 马冉冉

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顽强的奋斗孕育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非凡人间奇迹,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两弹一星”精神既蕴含了爱国奉献、舍我其谁的奋进精神,又体现了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时代风貌,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不断滋养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品格。“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人家能做到的,不信我们做不到”“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工程重点突破”……“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每一次重温,都是一次爱国奋斗的思想洗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科学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蕴,在实际工作中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持续赋予其新的历史价值,不断实现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接力,使之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精神构筑史。100年来,我们党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制“两弹一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这一伟大事业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创造了“两弹一星”奇迹。罗布泊上空的惊雷巨响、升腾的蘑菇云,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守卫着祖国的安宁与和平。“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而“两弹一星”精神,凝聚了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中国人的命运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胜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始于精神,成于实干。“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是“两弹一星”精神最鲜艳的底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本质;“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成就“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保证,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事实证明,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把自己熔铸的伟大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诠释和运用到极致。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情感、意志、理念、信念、人格的审美升华,拥有崇高的道德品格和道德力量,占据了道义高点和精神高地,始终激励我们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两弹一星”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集体情感所蕴含的精神伟力

“两弹一星”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和传统,汇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根与魂。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坚韧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两弹一星”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瑰宝,是永不枯竭的伟力之源。

身份认同是唤醒集体情感的基础。“身份”一词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身份认同可以看作是个体对主体、社会、文化的认知以及情感上的融合,体现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人不能离开身份而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从这时起,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变化,可谓“换了人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谁都别想指望中国会在外界的压力和威胁面前低头;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人民真切地感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彻底改变“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科研尖兵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协同攻关“两弹一星”;年轻后生风华正茂、勇挑重担,忘我成就历史伟业;各行各业平民英雄满腔热忱、意气风发,默默无闻竭尽全力。国家力量、集体力量、个人力量汇聚成滚滚洪流、涛涛巨浪,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显示出一种排山倒海的雄伟气魄,彰显了中国人民集体情感所蕴含的精神伟力。今天,以伟大精神凝聚伟大力量,要求我们呼唤伟大创造精神,让更多人间奇迹涌现;呼唤伟大奋斗精神,刷新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呼唤伟大团结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呼唤伟大梦想精神,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坚定地走向未来。

文化认同是产生民族归属感的动力。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对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其不仅表现为对悠久历史的自豪,也表现为对灿烂文化的热爱。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深刻表明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有国才有家,国强则民安”,“家国天下一体”已经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因此,当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新中国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时候,就必然地会有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者从四面八方集合。当年,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邓小平同志曾这样评价“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足以振奋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两弹一星”精神已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跨越了一座又一座的科技高峰。

“两弹一星”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计利当计天下利。”爱国主义既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也是一种具体的行动。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要像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一样,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际行动,以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基础研究投入,重视人才培养,“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激发人民群众的自主创新活力,努力把创新、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自信自豪地挺起民族脊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在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愈加彰显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把握大势、抢占先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两弹一星”精神从未过时,它如旗帜、似号角,引领每一个中国人怀抱梦想、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向着光明顶点奋力攀登。

(作者单位均为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