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勤俭节约的 优良作风

戴美玲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养成俭朴之风,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对“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商隐在《咏史》中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提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勤俭节约是贯穿中华文明修身、齐家、治国的永恒主题。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更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红军物资非常匮乏。为了战胜困难,毛泽东同志向红军宣布了一个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时用一盏灯,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队带班、查哨时用一盏灯,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一规定,毛泽东同志晚上可使用三根灯芯办公,但为了带头发扬勤俭节约作风,他始终坚持使用一根灯芯。“一根灯芯”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我们要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实践者,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加强爱粮节粮教育,树立“大食物观”,杜绝餐饮浪费和舌尖上的浪费,加快推动建设粮食节约型社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我们要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艰苦朴实的行动者,汇聚起勤俭节约的最大合力,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树立节俭文明消费理念,自觉抵制过度包装,自觉推广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要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养成垃圾分类文明习惯,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响应“禁塑”号召,倡导自备购物袋、菜篮子。推行绿色办公。积极参与节约型机关创建,优先采购节能环保办公用品。减少纸张消耗,推广办公电子化、无纸化。鼓励绿色生产,提倡工业企业加强节能管理,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生产设备。自觉养成俭朴之风,以俭修身、以俭兴业,以优良作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