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宝滩:亮丽的“国际生态名片”

美丽的黑颈鹤漫步湿地。
悠闲觅食的斑头雁。
可爱的藏狐。
憨态可掬的一对旱獭。
生态管护员进行生态观测。
孩子们进行自然教育课堂参观学习。
波光粼粼的隆宝湖。
蓝天白云下的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宁静而美丽。

图/文 本报记者 程宦宁 张多钧

“什么是巡护?巡护是自然保护区一项基础工作,是收集了解保护区内各种相关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夏末的一天,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会议室内,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巴桑才仁为十几名管护员进行日常培训。

“今年,对于我们管护站来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隆宝滩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这不仅是荣誉,更体现了玉树州生态保护的担当和保护成效。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管护水平,全力守护好这片湿地。”巴桑才仁说。

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位于玉树市隆宝镇境内,与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一致,平均海拔4200米,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中国珍稀鸟类黑颈鹤理想栖息繁殖地而闻名,被我国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

在这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可以看到生态管护员的身影。他们时而拿着望远镜看向远方,认真观测并记录动物种群的数量;时而开着电瓶车行驶在隆宝滩的沿线公路上,严防死守,杜绝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时而又化身为“老师”,为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上一堂生动有趣的生态课。

正是在他们的执着坚守和不懈努力下,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越变越好,湿地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全面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如今,这里的鸟类种群数量由保护区成立前的12目20科30种增加到了17目39科135种,黑颈鹤数量由22只增加到最多时的216只,斑头雁也从原来的几百只增加到了1万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