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磅礴力量 谱写时代最美华章

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团省委供图
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青海共青团青春故事分享会。
“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离队入团省级示范活动。

本报记者 董 慧

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五四青年节的影响是跨越时代的,每一代人都会从中受益。在江源大地,从金银滩草原上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到青藏公路,从三江源到祁连山,又或是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每一条战线,到处都活跃着广大青年舍身忘我、艰苦奋斗的身影,他们听党号召、跟党奋斗,把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共命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镌刻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服务、体育赛场的火热实践中,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他们,让我们知道,正是有了使命的担当,青春的意义更加非凡,正是有了无私的奉献,青春的风采更加飞扬。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在青海,在祖国这片最可爱的土地上,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在共青团的带领下,与全国青年一道勇当先锋,书写新青海建设的青春华章。

三战奥运,切阳什姐创造了青海竞走的历史,成为我省第一位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也是我国首位连续三届站上奥运赛场的藏族运动员;

贡巴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消防救援站战斗二班灭火员,多少个日夜,他和战友们挥汗如雨,争分夺秒救人于水火,他们时刻奋战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背负着神圣的使命,他们的青春在伟大使命中闪闪发光;

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操作之中,用精神凝聚动能,用实干成就梦想。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桥式起重机司机田得梅,以“钉钉子”精神,长期扎根在施工一线,用热血青春,践行着精益求精、实干担当的铮铮誓言;

春风浩荡之中,五四精神在神州大地上荡漾、奔涌。每一代新青年都肩负家国情怀赋予的责任与信仰……

甘振华从事社区工作12年,她从一名共青团干部成长为下属7个基层党组织230余名党员、服务着38个老旧楼院12760余名辖区百姓的西宁市城中区南滩街道南山西社区党委书记,她用满腔的热情、扎实的工作、12年的坚守换来了百姓的口碑和社区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奉献在了最平凡的社区岗位上;

在海拔4470米的可可西里,有一个集科研、救护、保护、宣传为一体的中心保护站,年轻的工作人员克服海拔高、严重缺氧、条件艰苦等困难,常年致力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大规模反盗猎行动后勤保障、受伤或迷失的野生动物救助、为过往游客提供便利、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等工作,23年来,索南达杰保护站一直是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地与标志,他们的青春在这里闪光;

……

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当代青年,将个人的奉献精神融入时代洪流。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我省广大青年心怀“国之大者”,传承“五四精神”,紧跟时代砥砺奋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为新青海建设贡献青春活力。

用青春力量奏响时代之音

时代向前,青春向党。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

今天,青海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共青团青海省委深刻把握政治学校职责定位,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团员青年投身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千方百计把党的温暖传递给青少年。

前不久,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迎五四全省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在美丽的青海湖畔拉开帷幕。活动不断提升生态志愿服务新内涵,努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新品牌,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入心”,让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更“用心”,让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更“同心”,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植绿护绿、河湖整治、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好“植一次树、净一次滩、清理一次垃圾、开展一场宣讲”等主题活动。

组织青年讲好青海红色故事,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助力青年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团省委聚焦引领青年思想、汇聚青年力量和服务青年发展,广泛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红领巾讲解员”等各类主题实践教育,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形式开展“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共青团大讲堂”等活动。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启动青少年生态教育读本编制、生态教育课程开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教育,覆盖青少年20万余人次。

百年前,星火初燃,百年后,我省广大青年循着先辈印记,将党的理论教育、成就教育、政策教育进一步深入人心。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讲师团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共青团宣传思想产品化战略,推动“共青团大讲堂”系列化、体系化、品牌化升级迭代,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一次次奋进中挥洒汗水,在一次次突破中绽放青春。

为乡村振兴汇聚更多的青年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天地广阔,青年人作为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组织号召下,他们有的一毕业便选择成为乡村振兴志愿者;有的千里迢迢,来到乡村学校,帮助山区孩子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有的选择回到家乡,为当地农业发展增添动力。

“为乡村奉献自己绵薄之力,何其荣幸。”

安家澍是哈工大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分队队长,他主动选择到海拔4500米的曲麻莱县服务,成为当地的一名英语老师。服务期间,他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居住环境差、语言不通等困难,完成了教学任务。作为青年志愿者,他积极参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校改进行动研究”专项课题,共同改进定点帮扶曲麻莱县实施方案,为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新时代的新青年书写着奋斗故事,定格了青春身影,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近年来,团省委以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为统揽,全面启动实施农村青年政治骨干、产业青年人才、电商青年人才、文化青年人才、建设青年人才培育和青年人才典型选树“六大计划”,用5年时间积极寻找、培育1万名农牧民高素质青年人才。面向青年创业者推出“青年创业企业编号管理”和助力青年企业家质量提升行动、品牌打造行动、数商服务行动、创新创效行动、抱团发展行动、财商服务行动“六大行动”,助力青年创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青春设计师”“返家乡”及社会观察等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34岁的朋措旺加是玉树藏族自治州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创办者。2011年,朋措旺加因车祸导致脊髓损伤。为帮助更多“同伴”从伤痛的阴影里走出来,2018年,他成立了玉树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在这里,“同伴”们学习藏式手工艺品制作、西点烘焙、咖啡制作……现在越来越多的脊髓损伤者在“希望之家”接受技能培训。

2013年,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上金巴台村的“90”后小伙马兴军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2016年,他成立了一家销售冬虫夏草、草膘羊、牛肉干等特产的电子商务公司,利用“互联网+”,他找到了一把连接城乡供需的“金钥匙”。

……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青春乐章激荡人心。一代代青海青年前赴后继,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搏击潮头,勇挑重担,一代又一代青海青年始终坚定信念,跟党奋斗,勇敢肩负起历史使命。今天,广大青海青年扎根高原、传承红色基因,在坚定不移促进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中华水塔”、增进民生福祉中用不懈奋斗彰显青春活力,用青春之力披荆斩棘,闯关破障,在新青海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