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利益 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五

本报记者 郑思哲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民生福祉总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牵挂。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青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秉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用一项项民生实事在江源大地上写下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生动注脚,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今天的青海,经过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同步实现了全面小康,正信心满怀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大部分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财力有限情况下,保持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这是多年来青海一直维持的民生预算。

以“小财政”来解决“大民生”,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了为民服务的信念。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果断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海在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民生保障水平迈向新高度:42个贫困县提前一年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用“小财政”托起“大民生”,提升的是以民为本的温度,增加的是人民幸福的厚度。

青海持续提升就业质量,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市场主体数量稳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热潮。劳务品牌风生水起,形成了以“青海拉面”“青绣”“枸杞采摘”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劳务品牌。持续优化就业结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民生无小事。青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在件件实事中惠民生、在点点滴滴中增福祉,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体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经济增速。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和城乡低保标准连续提高;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实现了乡镇幼儿园全覆盖、5万人以上的县普通高中全覆盖、30万人以上的县特教学校全覆盖,职业教育培育出10万技能人才,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10万人,全省在校生达到129万人,五年新增13万人。

健康青海行动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启动实施,长期困扰农牧民的包虫病得到历史性遏制,人均期望寿命从五年前的71.7岁提高到73.97岁。

如今的青海,各族群众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满怀信心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贫困率曾高达56%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在告别了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实现了新村新貌新生活后,如今正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五十镇班彦村绣娘李旦尖索感慨地说:“以前做针线就是为了给出嫁的姑娘做嫁妆,现在成了赚钱的手艺,这五、六年下来,每年最多能挣一万多元,最少也能挣五六千元。”把盘绣当成一种增收产业发展,不仅让群众增加了收入,也把土族盘绣技艺传承了下去。

幸福花开满班彦。班彦村依托脱贫攻坚主题展览馆、盘绣园、创客基地等打造红色旅游路线,积极探索创新“土族民俗+红色旅游”的发展新路子,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经典旅游为主线,以农家乐接待、班彦特色产品销售、课外研学等项目为辅线的特色乡村红色旅游链条,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走稳了乡村振兴的步子。

脱贫攻坚筑基石,乡村振兴起高楼。为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青海构建形成了以1个实施意见为牵引、5项行动方案为抓手、7大工作体系为保障、N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1+5+7+N”有效衔接政策制度顶层设计,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2022年,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3035元,同比增长9.5%,比全省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2个百分点。

产业兴旺,增收强劲。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青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内涵。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青海感恩奋进、践行使命、主动担当。部省联合印发了《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着力破解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因地制宜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旅游、康养等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具备条件的县域发展农牧业全产业链……随着一项项部署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初显成效。

产业有方向,收入有渠道,乡村也需有新貌。青海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推进农牧区住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环境品质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从田间地头到草山牧场,从河湟谷地到雪山草原,乡村产业蒸蒸日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群众钱袋子丰盈,青海正在执“生态”之笔,勾勒乡村振兴图景。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扩大和收入增长

在上海市的一家青海拉面馆,来自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马春林到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分好面团、抹油醒发、振臂拉面,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拉面就上桌了。从“一口锅、两口子、三张桌子”到拥有独立门店,马春林的生活变化映照出成千上万“化隆面匠”的就业创业之路。

化隆被誉为“拉面之乡”,从“化隆拉面”到“青海拉面经济”,再到“拉面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一碗面”让“化隆面匠”成为青海响当当的劳务品牌,不仅带动当地人员就业增收,还输出到全国各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既是稳经济,更是稳民生。青海把发展劳务品牌作为助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青海省劳务品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开展“枸杞采摘”等劳务对接洽谈等专项活动,在重点打造“青海拉面”“青绣”“枸杞采摘”等传统劳务品牌基础上,挖掘培育了“大通生态旅游”“黄南热贡艺术”“循化撒拉人家”等一批新兴劳务品牌。

薄技在身,胜过金银。为让群众吃上“技能饭”,端稳“就业碗”,青海进一步激发“青海拉面”“青绣”“海西枸杞”等劳务品牌带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倍增效应,实施“技能中国——青海行动”“技能提升行动”等,大力开展“菜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质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

青海积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就业创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12+N”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创新采取直播带岗、职业指导直播课等新方式,推动形成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

“唐卡画师”“拉面面匠”“青绣绣娘”“湟中银匠”……如今,这一张张“就业名片”,已不单单是群众的傍身之技,稳增收的“钥匙”,更是群众的幸福之源,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舱石”。

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及性,聚焦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有效施策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在制度安排与治理实践之中。

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品质生活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均得到高水平保障和满足的一种状态。

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山路小学“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活动”上,机器人社团以Mind+编程与守门员规则的完美融合,展现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美术班以一幅幅色彩鲜明的作品,展现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乐理班以奇妙的音乐术语展现出学生对音乐内涵的准确诠释……推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南山路小学开设AI社团、综合科创、口才、书法、乐理、花式跳绳、篮球等8类项目15个专业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学前教育充裕普惠安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青海工匠”。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深入推进健康青海行动,深化“五医”联动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疾控机构改革,强化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处置。加快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教育医疗援青合作,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居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青海把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作为补民生短板的重点工程,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节能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五年来,累计实施棚户区住房、城镇老旧小区、农牧区危旧房改造和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48万多套。

增进民生福祉只有进行时。青海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及性,聚焦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有效施策,集中精力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最关注的大事、实事,把民生工作抓到群众的心坎上,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织牢社会保障民生安全网,才能为各族群众生活安康托好底。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的刘永刚现在也是村里享受养老金的人了。这个几辈子都在地里“刨生活”的农户人家,因为走进了养老保险的大家庭,生活不但有了保障,也有了品质。如今,一想到每个月按月到账的养老金,刘永刚就笑得合不拢嘴。“我是按每年最高标准缴费的,还能享受政府补贴,现在我也是有‘固定收入’的人了。”

“说实在话,能和城里人一样有养老保险,以前想都不敢想。”刘永刚说着说着红了眼睛:“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没啥手艺的人老了也有了生活保障。现在医保也有,养老也有,在我看来,这些不仅仅是一份保障,还是党和政府给老百姓的一份尊严。”

年近七旬的刘淑同样感受着社会保障带来的幸福感安全感。刘淑身患肝硬化的儿子数十年来平均一年要住三四次医院,每次住院,除了报销部分,自付就得一万多元,虽然有退休工资,但对于还要养家的她来说,医药费早已成了家里的一笔负担。

但好在社区和民政部门热心帮刘淑申请到了低保和好多项救助,再加上申请到的大病补助和救急难基金,现在一家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悄然发现,社会保险已经成了党和政府给每一个人的“生活标配”。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失业有救助,工伤有保障,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这些年,青海不断扎牢织密社会保障网,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高效开展了玛多、门源抗震救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高原医学走在世界前列,长期困扰农牧民的包虫病历史性地得到遏制,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而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青海各地针对本地区社会特点特色,创新开展地方社会治理,从西宁“红色物业”模式到海东“网格呼叫、党员报到”,从黄南“一核三治”到海南乡村治理“贵南样板”、果洛达日“以牧治牧”……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青海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市域平安筑牢了社会治理基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青海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千方百计把青海六百万各族群众的事办好办实,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