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两会特刊·会内会外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共建共治共享“稳稳的幸福”

“舞动”平安,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守护稳稳的幸福。平安区人大供图
平安区综治中心。 平安区人大供图
化隆校园内的“民族团结+”活动促进多文化交流,推动和谐稳定发展。 本报记者 陈俊 摄

本报记者 陈 俊

全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委书记毛学鸿每天都要反复研读、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感悟其中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月18日晚饭后,毛学鸿回到房间认真梳理会议内容后,拨通了民和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国强的电话。

打造社会治理“金字招牌”

“国强书记,你好!这几天全省两会的新部署振奋人心,未来的目标、思路、措施催人奋进,咱们就报告内容好好交流一下,关于民和社会治理工作一起探讨探讨吧。”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求真务实、提振信心,用具体的事例和醒目的数据,充分展现了过去五年全省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伟大实践。”毛学鸿说,尤其是在突出社会治理现代化,聚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这部分,明确提出立足“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这既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立足青海省情、具有地方特点,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书记,这几天我也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精神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李国强在电话中说,民和县多民族聚集、多文化交流、多宗教并存,以“民族团结+”推动和谐稳定发展、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为人民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在“东大门”打造社会治理“金字招牌”,这些都是使命所系,更是职责所在。

“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是咱们民和县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概括。”毛学鸿说。近年来,民和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格局。把“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作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引擎,探索“枫桥经验”民和化实践,创新“五治”融合治理手段,实施“雪亮工程”,完善川海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奋力谱写民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激活乡村智治“数字引擎”

连日来,聚焦全省两会,化隆回族自治县各族党员干部群众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共话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治理及智慧乡村等相关内容。

“化隆县积极探索推广智慧乡村建设、数字乡村治理工程。去年,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巧借数字‘引擎’,搭建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点燃了乡村振兴动力之火。而今,化隆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正成为海东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化隆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玉峰说。

“我养着300多头牛、100多只羊,以前照顾牛羊离不开人,要随时雇人照顾养殖场,现在有了智慧网络,在任何地方都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牛羊情况,真的非常方便。”化隆县甘都镇列卜加村牧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海云说,如今基站建在门口,通过智能实传监控,实现了足不出户“云”上养牛。

2022年,青海联通在列卜加村建设5G千兆光网,开启智慧养殖之路,依托千兆光网和部署在山顶牧场的视频回传技术,实时传回牦牛成长高清画面。

“通过智慧看家功能,外出务工人员可实时查看留守儿童和居家老人,实现在线喊话,一根网线传递温情。还可以在线缴纳社保养老金,实时查看最新惠农政策,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塔家藏族乡党委书记张庆福说,数字乡村为“希望的田野”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不断催生着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化隆县甘都镇塔加新村,从塔加乡脑山搬迁而来的289户1502名群众已陆续入住,无论是群众家里还是公共区域,数字化设施设备随处可见。而今,5G网络、多项“数字大脑”等数字乡村治理,正悄然改变群众的生活。

“智慧乡村建设、数字乡村治理等‘智治’新模式,已融入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作用体现在乡村党务政务、社区治理、物防技防及社会治安的方方面面。”石大仓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索南吉说。

雪亮工程守护“人民安宁”

“平安路路面井盖没放好,有安全隐患,影响居民出行,请派员处理。”社区网格员李桂菊“随手拍、随时报”,立即将这起道路安全隐患上报综合治理平台,20分钟后,城管局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了快速处置。

走进平安区综合治理中心,LED显示屏滚动呈现辖区不同路面及重点场所高清实时画面,工作人员鼠标轻点,实时派发、跟踪处理“智信App”上报的事件。

“这个平台集社会治理、视频热线、运管服、智能化感知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网覆盖、多网融合、智能分析,通过网格化管理迅速处置,打造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基层治理平安新模式。”平安区政法委办公室主任朱永汉说,这些举措都非常契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安排部署。

“除打造综治平台外,平安区还建成具有‘千里眼’之称的‘雪亮工程’。目前,辖区各乡镇街道、主城区各治安卡口,共安装摄像头2671个,实现主要街道、人员密集区域、农村公共区域、居民区等重要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守护人民安宁的同时,对治安防范、案件侦破、震慑犯罪等作用日益凸显。”平安区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马世豪说,依托数字科技,平安区进一步织密织牢治安“防控网”。

朱永汉介绍,近年来平安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智慧政法一体化平台为核心、“雪亮工程”为依托,将社会治理相关基础数据和视频图像资源进行统一汇聚,逐步打破“部门壁垒”、覆盖“管理盲区”、融通“信息孤岛”,为城市“智慧大脑”建设奠基,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赋能,实现了刑事治安案件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两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