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两会特刊 美丽图景 PDF 上一版

惠民生 暖民心

本报记者 潘 玲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近年来,青海省在民生领域着力出实招、补短板、兜底线,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过去五年,青海全体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经济增速;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和城乡低保标准;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保持在99%以上;累计实施棚户区住房、城镇老旧小区、农牧区危旧房改造和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48万多套……翻开记录发展的“书页”,一组组具体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一不折射出民生之光的温暖。如今的青海,各族群众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满怀信心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奋勇前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家政服务培训拓宽了越来越多农村妇女的就业路,让她们实现增收致富;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基层医疗条件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牧民生活更有质量;在基层各区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技能,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创造幸福生活;在广袤的青海大地,各个学龄段的学生都能顺利上学,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点点滴滴的实事,就像一股股清泉,润泽着广大百姓的心田,提升着他们的生活品质。

为了更好地办好百姓的事儿,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创新力度,探索更加便民、更加惠民的施政方式。西宁市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已经连续两年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搭建企业与人才供需对接的新桥梁。活动模式也从直播间带岗转变为进厂区、进企业带岗,并将“云端求职”和“现场招聘”融合,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就业服务。海东市互助县就业服务局把工作搬到田间地头,深入到企业工地、马铃薯和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收集对接县内灵活用工需求量,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广泛发布,有效解决用工单位“找不到人”与务工人员“找不到活”的矛盾。在青海,像这样的政府部门有很多,大家各显神通,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用心用情用智用力为民服务,暖了民心,增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3年,青海将紧扣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我们相信,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一件件用心用情的暖心服务定会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青海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