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 推动青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鄂崇荣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学习、理解和把握好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一把金钥匙。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既各具特色、各有重点,又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且相互作用、不可割裂。在新时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要做先进思想理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通过学思践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完整、准确理解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彰显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研究能力,提高研究水平,有力推动青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实践呼唤理论,也孕育和催生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实践者和经验智慧的吸纳者、取舍者、传播者,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源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的正确与否、是否有用,需要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理论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通达这一目的的条件是理论武装群众。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他们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创造、深入人民中间、汲取人民智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深刻懂得为谁著书、为谁立说,建言为谁、咨政为谁,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二、坚持自信自立,不断坚定学术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强调,“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打开了崭新辽阔的研究视野,而且为我们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奋斗实践和伟大成就为我们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样本和鲜活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将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更多重大机遇和更为广阔空间,我们要不断自信自立,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不能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坚持自信自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蕴含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还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凌云气节,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奋进新征程中,在党和国家未来可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时,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进一步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团结一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不断提高服务决策支撑力、省情思考穿透力、社会舆论引导力、学术文化影响力,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三、坚持守正创新,努力生产社科精品

党的二十大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等重大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推动意识形态属性和学术研究属性的科学统一。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世界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使得许多西方研究理论遭遇挑战,因为其中很多理论方法无法精深阐释、解读中国奇迹、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更无法精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要坚定不移在“守正”中“创新”,坚持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所引领,指导、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研究视角、理论方法、资料来源的创新;要坚持在“创新”中“守正”,争取在继承中突破,努力在学习中超越、在借鉴中转化,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民族复兴、国家需求、青海发展等重大关键问题上推出 “有思想含量、有理论分量、有话语质量”的好成果。

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在一些学科和部分研究领域,我们仍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功力不足等弱项;存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度研究现实问题水平不高等短板;存在学术原创能力不强,跨学科整合力、融合度不够,学风文风作风亟需改进等问题。我们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要,根据国家战略和青海发展需求,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多学科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提出具前瞻、有创见、有价值、可操作的思路和办法,为“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学术理论支持。

五、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进行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研究时,应牢固树立整体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将问题研究的着力点置入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等宏观视野,逐步学会谋划全局、统筹全盘。如经济学领域,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社会进程本是整体,密不可分。所谓经济,不过是研究者从这洪流中人工提炼出的部分事实。”又如民族研究领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互融通。也就是说,用全局、整体和战略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聚焦国家之所需、青海之所能,青海之潜力、社科之优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看问题一分为二、抓重点带一般,用鲜活丰富的青海实践佐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力量和思想伟力,有力促进青海哲学社会科学在总结发展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上展现新作为。

六、坚持胸怀天下,保持主体性、积极吸收外来

要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主体性、原创性,提升格局,打开视野,谦虚、理性吸收外来,自信、自立面向未来,加强对国内外学术前沿问题的了解,坚持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胸怀天下要有批判精神,辩证看待一些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背后的历史语境、政治语境、文化语境,深入思考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虽然在一定地域空间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我们自己要避免简单照搬或全盘套用。特别是要努力立足青海、立足中国,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阐释化、转化好,做好政治话语学理化阐释工作、学术话语大众化表达。站稳中国立场,讲好青海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推动青海学术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大美青海与世界走得更近,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青海故事,让世界从青海之“镜”更全面、更深入地读懂中国。

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别的“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对社会现象的穿透力、解释力、预见力。正如恩格斯所强调,当我们拥有了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够“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我们要进一步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强调的“六个坚持”,切实用以更好指导学术研究和科研咨询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突破重点带动整体,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努力“将论文写在青海大地上,把科研做到基层田野中”。结合青海优势特色,发挥各自研究专长,组织科研团队,力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碳达峰碳中和”“构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等多方面不断提炼青海经验,总结青海智慧,讲好青海故事,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助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新时代青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