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幸福的种子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石山乡铧尖村梅花鹿饲养基地饲养员在喂梅花鹿。本报记者 倪晓颖 通讯员 通组 摄

本报记者 倪晓颖 通讯员 通 组

初冬的早晨,高原清澈的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走进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石山乡铧尖村,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道路、图文并茂的文化景观墙,道路两边树上金黄色的树叶随风飘落,老人喝茶聊天,小孩欢悦嬉戏……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村民马国昌天不亮就起床了,他每天的心思都在梅花鹿养殖基地里。这不,自己还没顾上吃口饭,就急匆匆出门去给他的“宝贝”梅花鹿准备早餐了。刚一打开圈门,一群梅花鹿就闻声而来,像见了亲人一样围在马国昌身边,圆圆的大眼睛里满是对他的盼望和依恋。马国昌也亲昵地跟“孩子们”打着招呼,然后利索地将料槽收拾干净,再把他提前准备好的玉米面饲料缓缓倒入料槽、撒匀,并招呼“孩子们”开饭了。梅花鹿们蹦跳而来,围着料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马国昌走到两头小梅花鹿身边蹲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它们的头,细致地观察着它们吃食的状态,又蹲下看起了地上鹿的粪便,一系列观察结束后,他脸上的愁云消散了。

前几天,养殖基地好几头梅花鹿得了肠毒血症,一度让马国昌和铧尖村党支部书记马连贵忧心。马连贵第一时间咨询了青海恒蕻农牧科技专业合作社专家,找到了病因,开对了药方,才慢慢治好了梅花鹿的病。“如今,鹿儿们已基本恢复健康,幸亏治疗及时,否则损失就大了,我们也没办法给村里人交代,这可是村集体经济呀!” 马国昌说。

这个梅花鹿养殖基地2020年建成,是石山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在总结全乡牛羊养殖经验、外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实施的乡村振兴特色养殖项目。养殖基地建成后解决了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为当地百姓增加了不少收入。如今,梅花鹿繁育已步入正轨,鹿产品市场逐步打开,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成为石山乡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的典型。

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今年以来,石山乡通过探索“党建+壮大村集体经济+就业技能培训+群众增收致富”赈济模式,多渠道带动农村劳动力、脱贫户就业增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原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通县桦林乡鄂博沟村坐落着一座现代化的养鸡场——金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它可是桦林乡鄂博沟村、峡口村、阿家沟村共同的致富法宝。每天生产鸡蛋1.5吨,“金蛋蛋”让小山村致富信心更足,道路更宽广。

走进金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枚枚鸡蛋从传送设备滑落到蛋槽上,工人们娴熟地将自动传输带上的鸡蛋放入托盘、装箱。只见马志霞十指灵巧地快速抓着鸡蛋放入托盘,一次能抓好几个,用力恰到好处,没有一个鸡蛋在她手中破损。马志霞曾是鄂博沟村的贫困户,如今已在养殖场工作了3年多,也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个工作太阳不晒雨不淋,还在家门口,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我特别满足。”马志霞说。

桦林乡党委以“党组织+基地+农户+企业”模式,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累计投入资金1518.75万元,建成集现代化、规模化为一体的蛋鸡生态养殖场,年产蛋量达612吨,累计分红49.8万元,为3个村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全力推进“快递进村”工作,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渠道,走出了产业发展新道路,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在大通县城关镇上寺咀村的蔬菜加工冷链配送车间,村民们正在忙着利用生产设备进行贡菜初加工,流水线作业下,包装好的成品源源不断地被装进蔬菜包装箱,一旁的货架上堆满了即将销售的成品,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城关镇党委立足气候、土地等地域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将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作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杠杆”,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蔬菜加工冷链配送车间平均每天能加工500多公斤贡菜,带动周边56户蔬菜种植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加工和运输,人均年收入1.2万元左右,每年村集体经济分红收益15万元左右。”城关镇党委书记张存斌自豪地说。

大通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打造乡村花海,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新庄镇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种植,让农民增收致富,“新庄黄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依托青山绿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脱颖而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大通县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统筹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以“1456”模式“造血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全面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如今,群众的钱包鼓了,日子好了,勤劳致富的干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