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实施招商引资“六大行动”重点任务分工表

序号 重点任务 工 作 内 容 责 任 单 位

1 工作体系完善行动 完善推进机制,强化各市州、县(市、区、行委)及园区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重大项目实行挂图招商、专班推进,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对接清单,长期追踪、反复对接、动态管理、责任到人,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 健全督导制度,建立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督导制度,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定期督导推进落实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考核办

3 强化考核评价,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和权重,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实行重大项目落地加分制,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考核办

4 重点项目促进行动 聚焦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对照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形成上下游配套、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5 面向发达地区专业推介,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圈、南京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招商联络处,选派人员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发挥工商联、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作用,组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促进活动,为产业链招商筛选和提供更多优势对接企业。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

6 锚定目标企业精准对接,各市州及园区结合区域重点产业,专业研究央企及行业领军企业、中国500强、民企500强等优势企业与本地产业契合点,针对性开展项目对接,促成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国资委、省工商联

7 平台载体提升行动 提高展会专业水平,对标“广交会”“进博会”等大型展会,高水平办好“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等各类展会,增强展会线上线下宣传、展示、推介、洽谈等功能,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展会,提升招商平台质量。 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8 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园区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相关产业耦合循环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招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工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入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园区,推动要素向园区倾斜、产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聚,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业集中度,建设吸引力强劲的专业园区。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

9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特色优势领域,建设若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导省内企业积极对接东部省市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资源、创新力量向青海有序流动,以招才引智促进科技创新,以创新成果促进招商引资。 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

10 招商方式创新行动 强化资源招商,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利用冷凉干燥气候条件,大力引进大数据等绿色载能产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将清洁能源、矿产资源优势与省外产业、资金、技术、市场有机结合,吸引国内相关领域领军企业入驻,带动配套产业链整体转移,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

11 推动资本招商,设立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发挥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项目启动资本金作用,重点吸引重大科技创新、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以及资本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省财政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2 深化协作招商,依托对口援青机制,有选择地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不断拓宽招商渠道。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3 招商能力强基行动 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各市州及园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定位和特色优势,引入专业研究机构谋划、包装和储备一批针对性强、成熟度高的招商引资项目,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全省每年谋划储备10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4 打造专业招商团队,建设熟悉政策法规、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掌握省情特点的招商引资队伍,发挥商会、协会及各类经济组织资源优势,建立招商引资“人才库”,强化招商业务培训,提升招商引资团队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

15 提高招商信息化水平,建设各市州及园区和各部门单位互联互通的招商引资信息化系统平台,开发和丰富线上招商引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效率。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6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准入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优化企业开办、缴纳税费、不动产登记、融资信贷等服务,提升招商引资落户企业获得感。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7 维护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全面实施《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规范行政执法,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增强招商引资落户企业安全感。 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8 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环境,完善“一网一云一平台”政府信息系统框架,实现项目报建“一网通办”,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强化惠企政策落实,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落户企业满意度。 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政务服务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