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奋楫时代征程

——访海东市平安区委书记郭海云

本报记者 陈俊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为未来五年青海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吹响了谱写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新篇章的集结号,方位决定方向,方向指引未来,海东市平安区如何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记初心使命,奋楫时代征程,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平安区委书记郭海云。

记者: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引领下,平安区如何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

郭海云: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奏响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的时代强音,是指引我们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新平安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让我们行有方向干有抓手。平安区将按照省党代会的重大要求和安排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深入践行“国之大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切实扛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维稳责任,坚决守护好全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好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切实推动平安区各项事业沿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既定蓝图前行,为全面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贡献更多平安智慧和平安力量。

记者:平安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如何在富硒资源开发上谋新篇?在西宁-海东都市圈重要节点上开新局?

郭海云:平安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富硒资源等优势,有大力发展富硒马铃薯、果蔬、燕麦、金丝皇菊、苦荞等特色种植以及牛羊肉、禽蛋等为主体的富硒产业基础,我们将秉持“富硒立区、富硒强区”理念,继续深挖富硒产业潜力,加快富硒产业培育,加强富硒品牌宣传,提升“高原硒都·健康平安”品牌竞争力,努力让富硒产业成为独具特色、最具潜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的绿色有机产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打造产业集群,紧紧依托“互联网+”,让“高原、绿色、有机、富硒”特色农畜产品走出平安、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西宁-海东都市圈发展重要节点,平安区将主动融入西宁-海东都市圈和乐都、平安、河湟新区同城发展,统筹安排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持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建设生态生产生活相统一的现代化城乡,独具河湟文化特色的古驿新城。在巩固提升平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高规格、上档次、有品位的文化旅游体育赛事为平台,努力打造和谐平安、生态平安、文化平安、魅力平安,让更多人了解平安、认识平安、做客平安,带动平安区各乡村旅游景点聚人气招财气。

记者:平安区将如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郭海云:平安区将以省党代会报告总结的“六个必须坚持”成功经验为核心,以“六个现代化新青海”为奋斗目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果断有效有力措施,严格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以有力有序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定践行“国之大者”。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扛实生态保护这个最大政治责任,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山水田园新海东”建设目标,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让秀美生态环境成为平安最靓丽的底色。三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定位,突出抓好精致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持续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将一产做精做细、二产做活做大、三产做优做强。四是转变工作作风。聚力聚焦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撂荒地整治等重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和历史遗留,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以赴把党代会规划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转化为扎扎实实发展成效和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切实推动全区各项事业沿着省党代会既定蓝图前行,为全面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贡献更多平安智慧和平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