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耕地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张多钧

“农业产出低,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出现撂荒地。”在青海东部农业区调研采访时,几乎每个地方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不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个别现象。

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的发展模式,完美诠释了农村也可以寸土寸金,农业也可大有所为。玉拉村全村146.7公顷耕地,早些年种植蚕豆、油菜、小麦、马铃薯,农业产出确实低,年人均收入只有8000元。

2014年,玉拉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将全村的耕地建成温棚,共计1040栋,为西宁市区供应蔬菜。现如今,这里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每栋温棚每年租金7000元,即便这样还是一棚难求。

“两口子一年承包三个温棚,一年下来挣个10万元不在话下,这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在我们这里租温棚,将近有50%的温棚都是外地人经营种植。”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说。

思路变,天地宽。如今,玉拉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8万元,诠释了发展农业也可增收致富。

无论城镇化如何推进,时代如何进步发展,农业仍是安身之本。湟中是青海重要的农业区,随着湟中撤县设区,湟中从农业大县成为新型城区,工作重心也向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转移。但湟中是有着5.65万公顷耕地、40多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区,依然脱离不了农的特征,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不会变,更应该得到加强和提升。

不仅仅是湟中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青海更应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设施农业基础水平,拓展农业功能,大幅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让耕地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