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干笃行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周年之际(中)

江源平

1

时序更替,实干前行。

日夜的轮回,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

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各族人民的牵挂,对青海工作的关心,对青海发展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视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让青海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牢记嘱托,感恩前行。我们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重要指示批示,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新成就新进展。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亲临指导、亲自部署。

2

脚印串串,步步情牵。

从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从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到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从青海湖仙女湾到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每到一处,习近平总书记都与干部、群众亲切交流、关切询问。

句句嘱托,殷殷期盼。

“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

3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思想的激荡,带来的是思路的廓清。如同一粒种子拥抱沃土,一座灯塔照亮前路,一个深邃思想落地生根,一段奋进征程矢志不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已融入青海发展的血液,化为具体的发展思路、工作措施和制度机制,吹响了江源大地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谋新求变,以新视野谋划新思路,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主动转、加快转,努力在“四个转变”中不断开辟青海发展的新境界。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结合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了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必须立足于生态保护优先,坚定实施生态报国战略,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决定》和《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吹响了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号角。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站在新的起点上强调,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格局宏大、路径清晰。

青海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儿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新成就新进展。

4

三江奔流,时代潮涌。青海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更好融入和服务扩大内需战略。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抓投资促消费,稳存量优增量,尽最大努力稳住了需求增长基本面。

乘势而上,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扩大内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承接中东部转移产业,抓住了重大政策带来的机遇。

注重以有效投资拉动有效需求,谋深谋实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动态做好项目储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为稳投资打好坚实基础。推动西成铁路、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西宁机场三期、玉树机场改扩建、同赛高速、小峡口空间综合改造利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项目达到预期进度,加快推进引黄济宁前期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等领域投资建设,保持投资平稳增长。

5

击楫中流,新的时代展现新的担当。青海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用心深学细悟,注重规划引领,强化协同攻关,与国家部委联合编制了四个专项行动方案,并建立省部联合推进机制,为高起点起步、高质量推进打下了基础。

从清洁能源示范省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到生态旅游揽金富民,绿色发展的强劲浪潮扑面而来,现代产业布局正在构建。

盐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高纯氧化镁晶体材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碳酸镁示范线建成投运,钾肥、碳酸锂产业稳步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新能源发展作出了贡献。

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提升。在国家首批1亿千瓦装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1090万千瓦项目落地青海,新开工规模创历史新高。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投运,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全国领先,“绿电7月在青海”继续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

生态旅游迈出新步伐,推出精品线路200条,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金银滩—原子城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

绿色有机农牧业取得新成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储备能力再创新高,牦牛藏羊质量安全可追溯规模超过400万头只。

“四地”建设全面推进,有力促进了供给侧转型升级、有效带动了需求侧企稳提质,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生态友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前景可期。

6

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青海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

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使命,制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坚持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以“七个新高地”互为支撑,坚定不移一体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青海样板。

把国家公园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圆满完成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取得阶段性成效,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式获批,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青海打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黄南藏族自治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德、河南两县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零碳产业园区绿电工程启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全国领先。

青海湖碧波荡漾、鸟飞鱼跃,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湟水河达到Ⅲ类,3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水污染防治走在了全国前列。

今天的青海,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呈现出一幅海晏河清、碧草连天、生机勃勃的大美画卷。

7

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青海统筹江河流域保护和发展,扛起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

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持续开展“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专项行动,有序实行休养生息制度。

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两屏护水、三区联治、一群驱动、一廊融通”格局。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和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用水权交易试点。

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实施源头治沙、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干流防洪等工程,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攻坚战”,补好灾害预警监测、防灾基础设施短板。

8

山河远阔,枝叶关情。青海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心为心,以百姓福为福。

“人民至上”始终是青海发展蓝图中最鲜明的底色。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果断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持续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高效开展玛多、门源抗震救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高原医学走在世界前列,长期困扰农牧民的包虫病历史性地得到遏制,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我们确保民生改善需求与经济发展目标高效对接,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建共享中走上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9

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青海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多点发力,无水氯化镁“卡脖子”技术难题面向全国“揭榜挂帅”,以“帅才科学家负责制”推动镁基修复材料研发: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正式成立;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

随着国际一流光学天文台址的发现,冷湖重新“热”了起来,宽视场巡天、行星大气光谱等9个天文望远镜落地赛什腾山……科技创新正在为青海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10

改革路上奋进不止,改革成果令人振奋。

青海连接着欧亚大陆桥重要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交通枢纽,是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区位、资源、产业、人文、商贸等优势。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发展契机,积极推进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扩大中欧班列、南亚班列开行,高效运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做好对外交流传播,加强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关国家的经贸交流,办好国际生态博览会和青洽会,加快青海企业及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去步伐。

11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青海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团结实现新进步。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成为首个所有市(州)建成国家级示范的省份。

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和“五个认同”教育,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不断加强。

稳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建设社区“石榴籽家园”,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为稳疆固藏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的青海,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如一家,毫不动摇心向总书记、心向党中央,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12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勇毅前行的力量。

全省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有序推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学思践悟,各族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开创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新气象,悟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光芒,凝聚了热爱党、歌颂党、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合力,强化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担当,提振了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1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今日之青海,所有的收获,都是踏踏实实、努力奋斗的汗水所浇灌出来的。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成效,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提升着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让青海大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仍须攻坚克难、破局开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面向未来,青海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感恩之心、担当之责笃定前行,描绘好新时代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本文执笔: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