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书写浙江援青的“高度”

——记浙江医疗援青专家、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陈水芳

本报记者 苏 烽 通讯员 吴婷婷

“留给我们奉献高原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宝贵的援青时光,把最好的经历与回忆留给青海,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与精神风采留给青海,做一个有情怀有价值的新时代可爱援青人。”这是前不久,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陈水芳深情说的一句话。

三年的援青工作即将画上一个句号。三年来,无论是对于这位远到而来的“亲人”,或是对于和他朝夕相处、共同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的医疗援青团队来说,都是一笔宝贵财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把源源不断的“浙江经验”用真情实意和苦干实干,融入基层医疗、手术攻坚、学术平台、人才培养等建设方面,俯身书写着浙江援青的“高度”。

4月10日,来到海西州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眼前蓝色打底的“浙江援青”标牌极具辨识度,十多年来浙江、海西两地交融交流交往,是凝心聚力推动东西部协同发展的印记。

扫码、测温……走进门诊大厅从里到外便能感受到数字化建设带来的便捷,导诊医务人员对每一位进入大厅的人都笑脸相迎,主动式服务让前来看病就医的患者和家属有了不少“安全感”,一旁的智能门诊系统更是避免了患者走弯路,第一时间便能获得救治。

“两年前,来这里看病还要到窗口排队挂号,现在用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前来看病就医的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莲湖村村民石林俊对医院这些年发生的变化赞不绝口。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就医环境发展这样的变化,离不开浙江援青医疗团队的倾情帮助,更离不开全力打造智慧型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陈水芳。

经过多年来浙江医疗援青的帮扶,海西州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新增了心血管内科和泌尿科等多个重点科室,满足了当地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走马上任的陈水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虽然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医学技术、医疗器材发展都有长足的进步,但离建设现代化功能型医院还有一定差距。

“传统的医院管理多依靠行政、纸质、人工、电话、内网等路径来完善制度与流程、执行与督导,缺乏刚性、效率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摸准了医院的短板和不足,陈水芳便带领团队,致力于创建移动精细高效流程“院管网”。

“相比于传统的医疗远程会诊,突破了时空、信息、资源等限制,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2021年8月份,海西州人民医院外科医师薛顺录在为患者做完胆囊切除手术后,通过移动“一张网”会诊平台和远在浙江的营养专家连线,保证了会诊质量及高效可及。

去年,陈水芳为了实现让海西州域各族民众在家门口享受普惠可及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景,在浙江援青办支持下,医疗团队联合阿里成功开发了海西州移动医生“一张网”平台,现在已常态运行,有力推动了海西州人民医院规范化管理。

作为院长,同时又是医疗援青专家团领队,他一方面了解当地患者病情,筛查出合适的患者,动员他们来做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医院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手把手教导内科医生开展全州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开启了州人民医院无痛技术应用的新篇章。

陈水芳刚来海西不久,便通过无痛支气管镜手术为一位70岁的老人吸出肺里残留的痰液。“我现在不用吸氧,走路也不气喘,10多年来没有比现在感觉更好的时候了!”老人逢人就高兴地分享起这份“畅快的感觉”。

作为呼吸内科的行家里手,陈水芳不仅运用技术为高原群众消除病痛,而且悉心带教当地医生,提升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

“陈院长总是手把手教我们。”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宋宇鸿说,“他特别细心和耐心。刚开始,我拿镜子的姿势不规范,他不厌其烦地演示、讲解,直到我学会为止。”

两年多来,在陈水芳地细心带领指导下,为医院培养了4名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去年共完成100多例无痛支气管镜手术。

“既然来了,就要发挥所长,不仅推广新技术,更要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让当地的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援青的这三年里,陈水芳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医术、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想法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建强医院的人才队伍。

无痛支气管镜、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腹腔镜、输尿管镜、微创颅脑手术、心脑与周围血管介入手术等技术,相继成立了数个临床诊治中心、全国疑难病多学科专家会诊微信群、浙江援青专家工作室及浙江知名专家工作站……

在陈水芳和浙江援青等多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海西州人民医院医疗救治“五大”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帮助医院本土专家基本掌握80%以上的三级医院核心技术,既把先进技术带了过来,更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先进技术留了下来,为海西州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援青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态度和精神是关键!陈水芳说:“我是一名党员,一直受党的教育培养,不管在哪里就要发光,应该是使命、责任与习惯使然,后续我更加要抓紧时间以一流标准扎实做好援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