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提升农牧区群众 获得感幸福感

“弘扬传统文化·乐享幸福生活”——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省文化馆供图

本报记者 郭 靓

农历腊月初八,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上塔迈村的村民,早早聚拢到村委会文体小广场,等待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弘扬传统文化·乐享幸福生活”——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开演。

欢腾的音乐响起,藏族姑娘迈着轻盈的舞步来到广场中央,为村民们带来开场舞《吉祥欢舞》。整台演出精彩纷呈,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能在家门口看戏曲表演,真是太好了。”

这是省文化馆开展“欢天喜地过大年”系列演出活动中的一幕。自2016年至今,“欢天喜地过大年”演出活动已成功举办6届。活动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契机,以宣传文化部门全力推进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三级联动”的举办形式创新惠民乐民服务模式,丰富了我省农牧区群众“两节”文化生活,提升了农牧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送戏下乡

文化惠民暖人心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十,“弘扬传统文化·乐享幸福生活”——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继续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

演出开始前,省文化馆在浩门镇金源广场举办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慰问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活动。活动中,省文化馆和文化志愿者们带着慰问品,给浩门镇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关怀。

虽然清晨的浩门镇已被白雪覆盖,寒气袭人,但仍挡不住村民们前来观看演出的热情。舞蹈《油菜花开了》、花儿独唱《唱一首花儿给党听》、回族宴席曲《白鹦哥》……演员们为村民演绎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台下观众叫好声不断,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以前送戏下乡,演出形式较为单一、节目固化,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新需求。”省文化馆文艺辅导部主任朵红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节目单,一边介绍,“此次‘欢天喜地过大年’系列演出活动是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开展巡演活动,在向乡村送演出的同时,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寓教于乐,切实做到根据地域特色、村民喜好等内容,自主点单式创排更接地气的文化节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省文化馆在春节期间,组建4个文艺小分队,演职人员达1800余人,行程3800多公里,深入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开展80余场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惠及9万余人。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契机,积极打造乡村公共文化阵地,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融入百姓生活。

数字助力

“文化方舱”进乡村

春节前夕,一则“万物皆可冰墩墩”的帖子在朋友圈传开,家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大寨村的陈生军,也晒出了自己用雪堆出来的冬奥会吉祥物,可爱至极。“别看我人在农村,但是省文化馆举办的‘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群星送福进万家’网络直播活动,我可是场场都能参与。”

为了丰富我省群众文化生活,积极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群星送福进万家”网络直播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启了“云上欢乐年”模式,吸引我省众多群众参与其中。

此次活动结合“文化方舱”数字文化服务载体,通过灵活组合、移动布局、分级拓展、流动服务等形式,加入现代科技文化的新亮点,让群众体验数字文化服务带来的快乐,启迪和培育群众“我参与我快乐”的文化情操,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打破以往送春联的传统模式,创新线上‘云端送福’,让广大群众通过网络直播活动‘云上赏非遗’‘云上看画展’‘云上晒年味’‘云上寄乡愁’‘云上享艺趣’。”朵红在手机上打开直播的精彩回放,“网络直播不仅拉近了我省城乡距离,还实现了‘文化方舱’进乡村,让民俗文化插上数字化服务的翅膀,传播到千家万户。”

非遗先行

传统文化展魅力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贴近本土文化资源,2月12日,省文化馆以“弘扬传统文化·乐享幸福生活”——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为载体,在海北州门源县西滩乡纳隆村开展了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其中,非遗皮影戏《尕布龙精神》首次亮相,再现了尕布龙对党忠诚、为民爱民、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赢得现场村民阵阵掌声。

“今天村里首次上演皮影戏,好多村民都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看表演。”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朵红激动不已。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我省河湟地区流传已久。很多村民好奇皮影戏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究竟是怎么动起来的,我们将皮影戏从幕后搬到台前,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皮影戏的演出过程,也是我省河湟‘守’艺人的创意表演。让村民不出家门就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韵味,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励村民们自觉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实践中来,真正让‘三下乡’活动走进村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