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她们拥抱梦想蓝天

本报记者 苏 烽

三月份,春回大地。清晨,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尕海小区里,叶生措和同是尕海镇陶哈村的几名妇女,围坐在方桌旁,忙活不停,桌上摆放着她们手工制作的各类奶制品。

“今天还能做个几袋子,姐妹们,加油啊!”叶生措拿起做好的奶糖,耐心装进包装袋里,这可是她今天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和叶生措一起创业的,还有来自尕海镇陶哈村里的20多名妇女,她们中有的是放牧的牧民,有的是常年赋闲在家的农村妇女,往年要等到3、4月份才有机会外出务工。

“前年,跟着叶姐学刺绣挣了4000多元。今年,打算继续跟着做。”陶哈村的傲登格日力原本也是位常年在家的家庭妇女,在陶哈村劳动技能培训班上认识了叶生措。现在,每天在这里上班,就可以挣上钱。

叶生措开始制作奶制品,是去年的事。前些年,也想办法做过刺绣这类的活,但由于刺绣受众面窄,制作周期长,销路难打开等因素,想要办公司的想法搁置到了现在。

俗话说,一步跨不到天边。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叶生措想到了个好办法,就是把这门制作奶糖的手艺教给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做。这样既可以节约创业初期的成本,也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想法有了,技术也有,可就是没人肯跟着做奶糖。2021年,叶生措便从内蒙古把专门做奶制品的老师请过来,免费给村民们教技术,可村民们一听直摇头:“酸奶、曲拉都很难卖出去,奶糖会有人要?”

为了打消老乡们的顾虑,这一年,叶生措边忙着跑到各村里给大家培训技术,边在家里开始琢磨自己做奶糖,从刚开始的原味奶糖,到草莓、酸奶、巧克力等各式各样的奶糖,在她微信朋友圈里火热售卖起来。

如今,这间7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和在外务工的人回来,闲的时候一起做产品,忙了就带回家做。而且,除了做一些奶糖之类的奶制品外,还有毡绣、刺绣、青绣、蒙古族服饰等手工艺品都凭村民自己喜好选择做。

“今年过年,光是奶糖就卖了差不多两、三万元钱。”春节期间,叶生措和大家把自己手工制作的奶制品通过网络和微信等渠道销售,每天制作大概20袋奶糖,高峰期甚至达到40多袋,市场需求旺盛。

眼下,叶生措过年靠卖奶糖就挣了3万多元的事情已经在陶哈村传得沸沸扬扬,都来打听还能不能跟着学做奶糖。这边,叶生措也开始为成立公司和进村举办培训做打算,让和她一样曾苦于没有技术的乡亲们,有属于自己的致富门路。

几公里外,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办事处巴音河村的柴生莲正在做着刺绣,一针一线,手中的彩线瞬间灵动了起来,“趁着还没开春多做点,今年还能多挣点。”柴生莲说,完成后的手工刺绣产品每件按照工艺不同,能卖到200元至1000元不等。

和叶生措不同的是,柴生莲创业起步的时间更早。2016年,在巴音河村“两委”的鼓励和支持下,她便成立了德令哈金雪莲文化工艺品有限公司,带着周边村里的70多名妇女制作刺绣、堆绣、芦苇绣、香包和盐画等手工制品。

“电商培训、技能培训、产业扶持资金……每年国家给予我们的扶持,也让我们很有信心!”柴生莲现在是德令哈金雪莲文化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现在不仅在德令哈开了两家线下门店,还开通了抖音、快手等电商渠道。

“现在大家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意也跟着红火了。”绣完一件精巧的刺绣产品,柴生莲便在一旁的电脑前浏览着客户的订单。如今,她和同事们的手工艺产品已经走出海西,迈向更宽阔的市场……

在德令哈市,越来越多的叶生措和柴生莲在当地推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队伍中脱颖而出,从过去单一的劳动型向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在实现职业技术能力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辐射带动着周边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据了解,仅在去年,德令哈市城乡劳动力及创业培训2101人,实现农牧区劳动力专业就业16118人(次);城乡劳动力及企业职业技能培训60期2474人,城乡劳务收入突破9660万元。

德令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芦艳青介绍说:“就业创业问题关乎群众的钱袋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城乡居民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帮助更多的城乡居民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行进在新征程的航线上,一项项政策落地有声,鼓舞人心;一场场培训踏石留印,催人进步。在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的推动下,在德令哈,新时代赋予每个人出彩的机会和空间,有了走出大山,靠自己的奋斗拥抱梦想的美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