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牢记总书记嘱托·“十四五”高开高走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盐湖镁业, 废液中绽放的“玫瑰”

本报记者 马振东

1月10日10时,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工业园盐化综合产业区,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装车的产品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无误后发货出仓。

“这批高纯氢氧化镁将发往浙江,成为陶瓷领域用作透光性陶瓷坩埚、基板等的原料,由于企业对生产技术的极高要求,我们的产品不能拥有一丝丝瑕疵。”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解释道。

目前,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产品已畅销上海、浙江等省市,占据国内85%的化学法高纯氢氧化镁市场。同时,企业还与法国蒂玛公司等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所产氢氧化镁产品成功远销欧美、中东,产品订单已排到今年底。

在此基础上,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还与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达成合作,计划通过引进更为成熟、先进的技术工艺,为公司下游产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在现有年产10万吨氢氧化镁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能,加快推进年产20万吨氢氧化镁生产线建设。

企业的发展正步入一条“快车道”,可谁能想到,支撑企业高速发展的原材料——水氯镁石,曾经却是地方政府一块“心头病”。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初期只注重提取氯化钾,副产的废卤水外排经日晒蒸发形成大量水氯镁石,每生产1吨钾肥就要产生12吨水氯镁石。镁资源浪费的同时造成了对盐湖成分变化的“镁害”,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影响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

“只有当盐湖镁产业在规模上发展到与盐湖钾肥等产业相匹配时,盐湖资源才能真正走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京青专家服务团”专家的话语长久以来萦绕在每一个“西部镁业人”耳旁。

如何实现这部分水氯镁石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没有现成的技术,没有成功的经验,一切都需要企业自己摸索,资源综合利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加难。”公司负责人盛玉永的一席话语道出了公司发展的艰难。

依托自身优势联合国内专家和顶尖的技术团队,凭着一腔热血,西部镁业搬掉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这才打通了上游年产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生产线中的每个技术环节。

“别小瞧这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氢氧化镁,每年能‘吃’掉120多万吨的水氯镁石呢。正在投建的年产20万吨氢氧化镁建成后,两条生产线一年能‘吃’掉300多万吨水氯镁石。”

且不说300多万吨水氯镁石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何,单就减少水氯镁石副产物的排放,对生态的保护效益就难以估量。

如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如何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持续发展?西部镁业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资源循环利用,谁说废液中不能绽放美丽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