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这是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据: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较州定目标高2个百分点;农作物总产量达到18.11万吨……折射出都兰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这是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画面:万亩枸杞种植基地生产繁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消费市场火热、民生福祉不断增强……见证了都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这是一幅幅洋溢着幸福的景象:2023年投入资金1750万元,完成阿拉克湖国家湿地公园、夏日哈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成国土绿化8.9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8.77万亩,“柴达木粮仓、瀚海绿洲”的美好图景一一展现……都兰生态环境向好,人民生活越过越舒心,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过去一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全会工作部署要求,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产业“四地”建设全面提速,民生建设提质,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稳中提质、整体向好,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深耕农牧 丰盈粮仓肉库
建设都兰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并投入运行,发布新华·柴达木枸杞价格指数,成功入选全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
都兰县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造就了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和草原畜牧业,给枸杞、藜麦、青稞、马铃薯等作物和优质牧草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环境。2023年,都兰县农作物种植50.89万亩,总产量18.11万吨,牛羊出栏69.46万头(只),第一产业实现全产品同增长和农业、牧业“双增长”,增速连续3年在全州保持首位,“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大县”的地位更加稳固。
一年来,都兰县实施农牧业托管服务,形成“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服务”“家庭农场+农户+服务”的主体服务模式,集中连片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切实解决了农户“地谁来种、地怎么种”和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赢”。
“这种托管的模式省工又省力,后续也有保障,解放了劳动力,我也有时间外出打工,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每亩能增收100多元,相比2022年多赚了6000多元。”都兰县香加乡立新村种粮大户许献云告诉记者,他一共有6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青稞和小麦,从土地平整、翻耕、播种到秋收全部托管给了都兰顺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一年下来不仅省心,每亩地还能多一些收入。
据统计,去年,都兰县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4万亩,在全县5个乡镇21个行政村实施,培育服务主体11个,服务农户1211户,户均增收390元/亩。
温暖民生 擦亮幸福底色
“感觉咋样,好点没?”1月19日,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下滩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新建成的“中医阁”,接待附近前来看病的村民。
杜尕三是当天的第一个病人,最近一段时间,她早上都要到这里接受针灸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颈椎疼痛的症状得到缓解。
“原来肩颈难受,要到县医院去针灸,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室就能治疗,很方便。”杜尕三说。
2023年,都兰县对全县打造的10家“中蒙藏医馆”配齐配优设备,将11所村卫生室打造成“中蒙藏医阁”,推进村卫生室民族医药建设,并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卫生室进行业务带教,“中蒙藏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据了解,2023年,都兰县民生资金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80%。残疾人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全县1.17万名学生享受政策补助。每千人医疗床位达到3.64张。新开通公交线路14条,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投资800万元布设区间测速设备,车辆超速行为大幅减少。
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回眸2023年,都兰县织密织细民生保障网,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经过技能培训实现更好就业的务工人员难掩喜悦心情;获得高比例医保报销和救助的困难家庭如释重负;获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居民露出满意的笑容……都兰,“温暖”沁润着每一名群众。
绿水青山 书写“绿色答卷”
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国家林草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通报表扬的2023年“一站一员一窗口”先进典型中,察汗乌苏镇林业站位列其中;都兰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中心获得2023年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先进中心测报点。
过去一年,都兰县生态领域获得多个“国字号”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肯定,更是锦绣都兰美如画,绿染戈壁沙生“金”生动实践的见证。
从绿荫环绕的县城到干净整洁的乡村,从鲜花盛放的公园到优美宜居的农家小院,如今的都兰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皆是“生态绿”。
在香日德,苹果园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将老果园改造提升为林产业观光采摘园,从而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同时,都兰县利用闲置地、边角地、零星空地,实施改建扩绿、道路补绿、见缝插绿行动,建成民生公园、健康公园、文体公园、援青公园等为一体的“口袋公园”。打造出一批集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品体系,为都兰居民营造健康舒适、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2023年,都兰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把握绿色生态“国之大者”,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2.96%。
“枫桥经验”
结出平安硕果
一年来,都兰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自觉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政法工作取得新成绩、新成效、新发展,一幅和谐的“平安都兰”“法治都兰”崭新画卷在高原大地徐徐展开。
2023年9月28日,从北京传来一条喜讯,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份荣誉是褒奖也是肯定,更是责任和鞭策。
香日德镇位于都兰县中部,有7071户2.62万人,镇域面积0.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73.33公顷,是一个以种植枸杞产业、畜牧、个体私营经济为支柱的农业大镇和商业重镇。香日德镇调委会扎实开展工作,坚持为民初心,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调解阵地建设,为“矛盾不上交”的时代课题,上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为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都兰县整合基层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资源力量,成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深化为民服务新模式。自中心成立以来,受理人民调解案件305件;受理访调对接案件3件;受理诉调对接案件103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6件;办理公证事项29件;接待来电来访咨询13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700余次,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