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海全媒体记者 赵越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不少食品企业和厂商打起了“适老”牌。然而,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市场销售的适老食品不仅种类少,而且有一部分并不适合老年群体。
适老食品以粉状、糊状为主
11月30日,记者走进省城的几家超市发现,适老食品主要以奶粉、豆奶粉、豆浆粉、核桃粉、藕粉、燕麦片、黑芝麻糊、油茶等为主,大多以“无蔗糖”“补钙”“养胃”等为卖点。除此之外,还有无糖饼干、无糖面包等一些适合老年人吃的食品摆放在货架上。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年人,他们表示老年人吃的食品相对比较少,且多为粉状、糊状的冲调类产品。西宁市民杨女士说:“以前我经常给父母买藕粉、燕麦片,结果他们吃了几次后觉得这些食品太甜了,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口味。”
网上销售的适老食品的情况大致相同。记者点开网上购物平台搜索“适老食品”,页面上显示的多为奶粉、山药粉、米糊等,虽然有的食品已经月销量过万,但还是可以看出市场上适老食品种类比较单一。
市场流行的适老食品营养并不全面
不少专家认为,市场上销售的粉状、糊状等所谓的适老食品与普通食品并没有多大区别,它们有可能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食用。
青海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熊睿介绍,步入老年,人体机能改变,能量消耗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需要的营养跟年轻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吃粉状、糊状等食品,摄入的营养并不全面。
还有,虽然粉状、糊状食品比较好消化,但若长期食用这些不用咀嚼的食品,反而可能会加速咀嚼功能退化。
再者,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经常吃这些食品还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黑芝麻糊不但含有升糖很快的单糖成分蔗糖,而且脂肪含量也不少,不适合患有糖尿病或者血糖异常的老人食用。又比如一些无糖饼干虽然不含蔗糖,但有麦芽糖,一旦食用过量,就会造成血糖升高。”熊睿说。
一些食品被打成粉糊状后,还会损失维生素等成分,如果在保存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面积比较大,很容易氧化,这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口感,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同时,粉状破坏了食品原有的结构,经常吃也会产生不小的危害。
适老食品还没有明确定义
熊睿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适老食品不仅种类单一,摄入的营养不全面,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适老食品必须符合容易消化、便于咀嚼、利于吸收3个条件,同时,更要强调营养摄入均衡。
70岁的西宁市民张彩霞说:“前不久,我被查出营养不良,身体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达标,其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尤为明显。医生告诉我,正常情况下,蛋白质占到人体重量的16%至20%,也就是一个60千克成年人的体内大概有9.6千克至12千克蛋白质。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速度减慢,体内的蛋白质逐渐被消耗,含量也慢慢减少。如果不运动、不注意补充蛋白质等,老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可能更少,所以,我认为适老食品应该包含高蛋白、低糖、低脂、低盐4要素。”
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
老年群体的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密不可分,食品与营养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乃至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做好营养干预。
社会各方先要给老年人和子女加强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媒体报道等方式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提高老年人的的营养素养。熊睿说,现在,很多老年人和子女的健康意识不强,对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关注度不够。“我们科室的营养师定期会深入社区或者下乡为老年群众普及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
老年人在主食的选择上,除了米饭、面条、馒头等,还可以吃小米、玉米、薏米等全谷物,也可以将红薯、洋芋等换算成主食。需要记住的是,一日三餐都要有菜,老年人每顿饭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平时可以换着吃畜肉、禽肉及鱼虾、蛋等。另外,根据个人喜好,老年人可以选择酸奶、不同奶类和豆腐、豆浆等不同豆类食物。
熊睿说,门诊上经常会碰到营养状况有问题的老年人,一些住院患者也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加上老年人肌肉逐渐减少,很容易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必须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并增加抗阻运动。
此外,希望国家尽快出台适老食品标准,生产一些色香味俱全的老年配方食品、易食食品和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