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星讲解员担任志愿者,讲解红色故事。
生动有趣的课堂。
红军小学升旗仪式。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这是一所既普通而又特殊的小学。普通,是因为这所小学同样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宗旨,书声琅琅、播种希望;特殊,是因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小学”。

西宁红军小学原为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2008年学校被正式授牌为青海西宁红军小学,成为红军后代援建的全国第77所学校,是青海省六所红军小学之一,也是西宁市唯一一所红军小学。

近年来,西宁红军小学构建“1条主线、2个发展、4种常态、N个载体”的“红色党建,浸润红小”党建品牌,深入挖掘“红色精神”与新时代教师要求的契合点,研究党建品牌的有效途径,把党建品牌创建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常规教育教学建设,呈现出学校有品牌、班级有特色的态势,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作亮点纷呈。

扬红润德

——党建引领“红星”闪耀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西宁红军小学校长李得顺说,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邀请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讲党课、师生红色书籍读书分享、探索“自学+领学+研学”三结合学习模式、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老师争当志愿者……从学到研再到做,西宁红军小学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中,不断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建为学校发展定向导航、为立德树人铸魂补钙,让党建引领真正成为西宁红军小学的“红色引擎”。

红色文化走廊、红色文化墙、红色基因展览馆……在西宁红军小学的校园内,处处能看到“红色”印记。

走进西宁红军小学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正前方“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醒目的题词,时时鞭策红军小学的教师牢记所担负的育人使命;学校东南角坐落着气势宏伟的红军群雕,激励红军小学的学生继承先烈遗志,赓续红色基因。

西宁红军小学从细节入手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2020年建成西宁红军小学红色基因展览馆,用多幅图片和大量的文史资料及部分实物、场景,讲述了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一个个悲壮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红军故事、西路军故事……”清明时节,在青海省西宁市启动“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媒体行活动中,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西宁市红军小学学生马伟在讲述着红色革命历史。学生们通过软、硬件环境烘托,全面接触党史教育、红色熏陶,“红色”星火在校园闪耀,红色基因也领航学校党建工作向深走实。

学红慧智——特色班队赓续红色血脉

从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变身西宁红军小学,在这里就职12年的大队辅导员徐臻见证了西宁红军小学近十年来硬件设施和软实力的提升。

“这样的改变离不开学校红色文化的熏陶。”徐臻说,成为红军小学后,不仅是学校教学环境设施越来越先进,学校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态度,使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知名度不断提升。

“你的偶像是谁?”

西宁红军小学六年级马子轩告诉记者:“我的偶像是钟南山爷爷!”他是学校钟南山中队的一员,钟南山的先锋精神伴随他的成长。在红军小学,还有周恩来中队、熊厚发中队、吴天一中队、雷锋中队等7个英雄中队。一班一品7支英雄中队的建立,让英雄的事迹根植于他们心中,筑牢少年之志。让红色血脉赓续流淌,红色基因就会传承在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路途中。

西宁红军小学以规范化、特色化班级建设为目标,以“红色品质我传承 争做小小红星”红领巾争章活动与校园币评价机制为抓手,在已建成的全国雷锋班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英雄中队与班级文化、自主管理、班级特色课程建设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一班一品的内涵。学校开展“英雄班级、洁净班级、书香班级、幸福班级”四大行动,以打造“思政教育基地校”为目标建设学校课程,深入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形成“建构红色教育课程,营造红色教育环境,培养红色传人”育人目标。

“一、二年级开展‘识党旗、认党徽’教育,三、四年级开展‘明党史、感党恩’教育,五、六年级开展‘知党恩、跟党走’教育。”李得顺介绍,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小红娃重走长征路”红小学子多元学业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在重走长征路上遇到的“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不同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将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艺术等学科的测评点融合进去,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多元评价,让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这一系列的改革是西宁红军小学在“双减”政策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探索的有益尝试。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思路,走出了一条红色校园文化和学业评价相结合、学业综合评价与红领巾争章活动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颂红育美——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西宁红军小学以“传承红色基因 构建幸福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工夫,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师生爱国情怀。

“七一”建党节,在西宁红军小学红色基因展览馆中,“小红星讲解员”讲述了《一袋干粮》等红色故事。近年来,西宁红军小学培养了44名“小红星宣讲员”,先后为我省的中小学生、企事业机关单位工作者、群众义务讲解325余场次,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文化是我校亮丽的名片。”李得顺介绍,西宁红军小学充分挖掘“西路军”这一红色基因为主线的红色教育资源,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围绕重大节日,西宁红军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春节手抄报征集、元宵节猜灯谜、中秋节制作月饼等,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10·13建队日开展“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入队仪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军精神,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

一个个荣誉,见证着红军小学的发展历程,西宁红军小学先后被授予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全国五星级红军小学、全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西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宁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西宁市文明单位、西宁市文明校园、城东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城东区思政教育立人工作站基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少年之声,稚嫩但不乏力量;星火汇聚,亦有万丈光芒。未来,西宁红军小学将秉承“传承红色基因,构建幸福教育”的理念,在每一个少年心中根植红色基因,砥砺奋进,谱写西宁红军小学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