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是某某先生/女士吗?我是某某机构的工作人员,现有一款免费福利您可以领取……”类似的陌生来电,能精确说出您的名字和个人信息,您是否也接到过?疑惑过?烦恼过?没错,您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已经遭到了泄露。
在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社会效率的同时,个人资料更容易被监控及商品化,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全社会共同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的同时,更需要每个人提高信息保护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一、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要保管好,不要把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更不要出租或出借身份证、银行账户,以免他人利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
二、个人票据、银行回单、存取款凭条等不要随意丢弃,要妥善保管、定期销毁。
三、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使用各类网络账号时,不要随便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真实信息,不要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暴露个人真实信息。
四、网络交易要到正规的交易平台,同时注意鉴别网址真伪,网络支付密码要设置为高强度密码,并要不定期修改账号密码。
五、不要随意连接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公共网络容易被不法分子篡改,成为盗取个人信息的窗口。
六、避免贪图小便宜在街头参加一些需要填写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抽奖、竞猜、送礼品等活动,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不下载、安装和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软件。
七、对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有效防止入侵者的攻击,并定期更新软件。
八、用电脑登录网银、购物网站、邮箱、微信等个人账号时,操作完毕后必须点击“安全退出”,等退出系统后再关闭页面,并及时清理浏览痕迹。
九、废旧手机和电脑不要随便丢弃和售卖,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十、警惕手机诈骗短信及诈骗电话。当收到手机短信中关于银行账户异常、银行系统升级等信息时,一定要冷静处理,及时联系银行官方工作人员查询情况,验证真伪。
(供稿单位:大通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