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燕卓)2月28日,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两会上获悉,今年,城中区将在比学赶超和担当作为中实现发展提速,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作出中区更大贡献。

今年城中区主要开展八个方面的工作。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让项目建设成为中区发展的主引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好南川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和南川综合开发项目管委会重点规划落地,提前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审批和资金筹措等问题。落实“链长制+项目管家”包保责任制,统筹推进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垃圾分拣中心建设等72项重点项目,实现全年非房投资增长20%左右。对标2022年西宁市招商项目征集要求,梳理储备南川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中心等8个招商项目。重点推进总寨果蔬产业园、Coin青海、中心广场北扩EGO-Park等优势项目,着力延长产业链。

把握政策发展机遇,在产业融合上实现新作为。健全与南川工业园区、南川综合开发项目管委会的联席会议机制,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大中区”发展格局。实施城中区旧棚改造项目,依托第三方企业推动总寨塬、泉尔湾塬现代农业设施园区融合发展。实施莫家沟人畜饮水、村道提升改造、闲置宅基地开发利用等项目,做优总寨镇山水田园综合体基底。提升西门大十字、麒麟名都等优质商圈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商贸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优化消费体验。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环保上实现新发展。深刻认识“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聚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

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在城市建管上实现新跨越。组织开展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升级84个老旧楼院。继续实施“加梯”惠民工程,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推动民主街等4条街道街景改造,实施花园南街等4条道路、人民街3号等10个老旧楼院及2个口袋公园海绵城市改造项目,实施城中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要素支撑。协同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新建大型垃圾分拣中心1座、微型垃圾中转站2座。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增设干湿分类小区16个,实施解放路片区生活垃圾强制干湿分类试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新成效。其中,在“一老一小”方面,将优化老年养护中心运营模式,提升社会福利中心服务能力,搭建四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四级助餐服务模式,打造普惠性大养老新格局。探索推出托育服务“政策包”,鼓励企业提供托育“服务包”,强化基本托育服务供给保障能力,年内建设3个托育服务中心。在教育方面,推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建设,巩固国家级信息化试验区成果,做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名校+”发展策略,推动香格里拉学校投入使用,实施北大街小学改扩建和春晖小学建设项目,推进南大街小学等3所学校教育教学装备和信息化能力提升,跟踪服务南川工业园区新建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在激发活力上实现新水平。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在真减真放、惠企利民、优化环境方面出实招、求实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围绕企业、群众关注的高频事项,创新服务方式,推出“一件事”服务套餐,推行上门办、主动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