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一、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基础。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一是要深化助企暖企行动。搭建政银企对接、促消费聚人气等平台载体,强化政策宣传,解决原材料、用工、信贷等实际困难,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政策供给,加速特色优势资源转化,推动各类要素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青海产业特色点的“专精特新”企业。三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提升“互联网+市场主体开办”智能化水平,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准营规则,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发展机会。
二、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关键。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内需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一要强化政策服务保障。实施消费恢复提振行动,建立“点对点”包联机制,实行“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诉求。统筹整合消费促进资金,推进汽车、住房、文旅、养老等领域促消费工作。二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举办各类购物节,推动形成消费热潮。推进“政府促消费+企业促销售”消费新模式,培育智慧零售、“互联网+”等新业态,促进消费回暖和潜力释放。三要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速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构建“统仓共配”模式。打造“青海数字商务云”服务体系,支持骨干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小而特、专而精电商企业,支持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商业品牌连锁发展。
三、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是抓手。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一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持续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推动青海特色产业标准上升为国家乃至国际标准,提高“品质青海”产品竞争力。二要加强培育“青字号”品牌。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三要提高质量服务能力。加强标准、计量、认证、检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与国内优秀行业机构、知名院校协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攻关等能力水平,为质量强省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四、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重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动作为。一要稳外贸、优结构。深入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产业优势,培育外贸经营主体,稳住主要伙伴的贸易规模,开拓新兴国别市场,巩固特色产品出口规模。二要搭平台、激活力。布优建强对外开放平台,办好生态博览会和环湖赛,推进西宁、海东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高效运营西宁综合保税区,加大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知名企业。三要开通道、补短板。深度融入陆海贸易新通道,推进中尼贸易陆路通道建设。扩大贸易班列开行规模。加快建设立足高原、辐射西部、畅联全国、对接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四要促交流、谋合作。开展好国际友城、“点对点”“片对片”等外交工作,加大走出去力度,扩大“青字号”产品外销渠道,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