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源头 黄河安澜

黄河源头。晁生林 摄
草原上藏狐在嬉戏打闹。通讯员 星智 摄
邻居间的碰面。 通讯员 星智 摄
悠闲的丹顶鹤一家。通讯员 星智 摄
黄河源头美景。本报记者 赵俊杰 摄

本报记者 李兴发 石成砚

黄河浩荡,九曲连环。

在素有“千湖之县”之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夜空中的星宿闪烁在多年冻土之表,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扎曲等主要河流的支流,如网脉蛇曲蜿蜒在这片湿地的王国,最后汇聚在一起,流入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的扎陵湖、鄂陵湖,形成的庞大水体宛如两颗硕大的宝石,镶嵌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高原,给黄河这条我们华夏儿女的母亲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自此黄河浩浩荡荡奔流而去,黄河母亲的乳汁,滋养着大半个中国。

修复美丽生态家园

天气转冷,黄河源头进入秋季,玛多县扎陵湖乡生态管护员次成多,正沿着颠簸的砂石路行进,道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藏野驴在上面欢快奔跑,一群群斑头雁在湖畔草地间悠闲觅食。

20世纪90年代,过度放牧导致玛多县自然环境恶化,当地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扎陵湖、鄂陵湖面积缩小,黄河一度出现断流。很多玛多人目睹了身边风沙大、草场退化严重、野生动物淡出视野、大小湖泊逐渐消失的情景。

21世纪初,自从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一期、二期项目实施以来,黄河源头玛多县的草原生态逐步得到改善,黄河源头湖泊面积增加,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增强,使得源头的野生动植物有了生存的土壤,水鸟多了,成群的藏野驴、藏原羚现身,黄河源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黄河源头水草肥美,“千湖美景”归来。

“今年湖水的水位又涨了,湖水增多了,湖边的植被长高了,变绿了。”次成多边走边说,自从2017年正式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一名生态管护员,次成多在家门口巡护中时常发现,扎陵湖边的公路被上涨的湖水淹没,小时候看到的景象又重现在眼前。

自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黄河源园区和果洛州按照山水林草湖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实施了总投资11.69亿元的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三江源二期工程、退牧还草、退化草原人工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18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玛多位列全省6个“生态环境质量变好”县之一。

遥感监测显示,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与2015年比较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黄河源千湖奇观再现。黄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56.3%。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野生动物种群由原来的17目29科79种增加到21目46科106种,尤其是藏野驴、藏原羚等动物数量明显增加,2018年拍摄到了旗舰物种“雪豹”和520匹的藏野驴大种群。

不仅如此,黄河源园区坚持“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还筹措资金1.35亿元组织实施了县城至牛头碑公路沿线、县城至索亚卡公路沿线、康琼岔口至曲麻莱县边境历史遗留砂石料厂、弃坑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项目,彻底解决了公路沿线历史遗留砂石料场和料坑生态修复欠账问题。

通过全面保护和系统修复,曾经的“伤疤”被彻底抹平,重现了海子如星、绿草如茵的河源美景,黄河源头整体生态功能从“基本稳定”转向“轻微变好”,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提升,湿地面积有所扩大,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有所恢复,牧民生产生活有所改善的阶段性成效。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画卷

解决好生态美和百姓富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之义。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相结合,使广大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纵观黄河源头,越来越多生态富民的故事反复例证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科学论断。

玛多县生态管护员索索,忘不了自己曾与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通话的场景。“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索索说,自己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最早的受益者。

2016年,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黄河源园区内建立了“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员制度,从那年起,当地牧民为自己从草原的使用者转变为草原的管理者而自豪,牧民们纷纷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点赞,主动申请加入到生态管护员队伍中。

观察记录巡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植被长势、水域环境变化……连续当了6年的生态管护员,索索能根据生态管护员的巡护要求熟练地开展工作,还可以向国家公园的生态体验者介绍黄河源园区的变化,也深刻感受到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如今,黄河源头湖泊数量不断增加,千湖美景重现;黄河源头多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卫星遥感监测拍摄到了数百只藏野驴大种群活动场景……6年里,珍稀野生动物重回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黄河源园区生态环境稳步向好,索索感觉,这些变化不仅在于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更在于黄河源头的牧民生态保护观念的变化。如今,黄河源头的牧民各个都是生态保护者,他们主动减少牲畜,主动保护草原上的野生动物。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护要求,黄河源园区建立“动态管理、长效保护、严格考核”的生态管护机制,全面落实“一户一岗”政策,3142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年人均增收2.16万元,并以此构建了以基层党建为统领的玛多县“六位一体”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组建3个乡镇管护站、19个村级管护队和123个管护分队,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理体系,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成为生态保护的“主力军”。全面贯彻落实惠牧惠民政策,认真兑现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2016-2021年累计发放草原补助奖励资金7.92亿元,户均增收14.1万元,人均增收4.8万元,推动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

护航黄河源头生态环境

倘若借由一对飞鸟的眼睛俯瞰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你会看到俊美的雪山逶迤、冰川起伏,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黄河源头湖泊星罗棋布,呈现“千湖”奇观,扎陵湖和鄂陵湖这对“姊妹湖”如一对硕大的明珠镶嵌其中,今日之黄河源头,向世人呈现出绿水青山、碧草连天、鱼鸟翔集、生灵栖居安享的大美画卷。

时间拨回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按照“坚持优化整合、统一规范,不作行政区划调整,不新增行政事业编制,组建管理实体,行使主体管理责任”的原则,从玛多县调整划转编制55名,整合相关部门的机构职责组建黄河源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内设综合(党群)部、规划财务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下设资源环境执法局和生态保护站,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果洛州双重领导,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为主,负责园区内外自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特许经营、社会参与和宣传推介等职责。

同时,整合县政府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职责组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负责实施园区内外山水林草湖等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保护,统一用途管制,统一规范管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既是管理委员会内设机构也是县政府工作部门,受管理委员会和县政府双重领导,以管理委员会管理为主。整合县林业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湿地保护站等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单位,设立了生态保护站,承担园区内外生态管护工作。园区内的3个乡(镇)政府加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增加相关保护和管理职能,为实现园区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和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奠定了体制基础。

机制体制创新,有效推动黄河源园区的生态保护工作,让黄河源头的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在2022年6月24日举行的“青海这十年”果洛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果洛州玛多县委常委、副县长,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甘学斌晒出黄河源头生态保护十年成绩单: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与2015年比较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同时,黄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56.3%。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野生动物种群由原来的17目29科79种增加到21目46科106种,尤其是藏野驴、藏原羚等动物数量明显增加。

破解监管“碎片化”难题

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今年2月1日,正值大年初一,在这个千家万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由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玛多县公安局和当地生态管护员共二十余人组成的生态执法巡护队对“两湖一碑”地区非法捕捞等现象开展巡护执法工作,重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严厉打击偷捕、加工、贩运、销售野生鱼类和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牛头碑伫立在不远处的山顶,扎陵湖和鄂陵湖上冰封千里,忍受着湖面上呼啸而来的刺骨寒风,他们步行在湖畔的身影格外动人。

带队巡护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局长曲洋才让说:“巡护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对园区内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开展经常性的联合巡查和防控工作,对各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主动进攻和严厉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贩运、偷捕、破坏生态环境安全、猎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斩断非法捕捞、运输、经营的地下产业链。”

曲洋才让说:“此举明确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行使,同时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资源环境综合执法机构,统筹区域内林业、国土、环境、草原监理、渔政、水资源、水土保持、河道管理等执法工作。”曲洋才让介绍,这种创制性立法,实现了辖区生态环境国土空间管制和自然资源的统一执法,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高效联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九龙治水”现象和执法监管“碎片化”等长期影响生态保护成效的很多遗留和现实问题。

不仅如此,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加强区域执法合作,同玛沁县、曲麻莱县自然保护分区派出所共同签订了《黄河源头环境大整治联合执法巡护协议》,开展联合巡护执法专项行动。印发《关于禁止在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护分区开展旅游活动的通告》,组织开展集中巡护136次,出动人员700人次,出动车辆207台次,巡护8万公里,处置野生动物肇事78起,落实补偿资金23.2万元。按照“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原则,成功磋商办结花久高速非法采砂案,成为全省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确保了园区内外草原、湿地、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