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肩负起重大职责和使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位于“地球第三极”,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北半球气候敏感启动区、全球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对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要”,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要从认识到实践,全面启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要科学编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中长期规划,开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巩固提升行动。用好国家事权政策,建立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效管理保护机制。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前期工作,推动设立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开展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和自然资源经营管理试点,增强国家公园科研、教育等综合功能。继续办好国家公园论坛,更好展示国家公园建设的生动实践、丰硕成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区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启动新一轮国土绿化、黑土型退化草原治理专项行动计划。高质量完成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土壤、地下水、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定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推动建立湟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草原补奖制度,建设草畜平衡示范县。持续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搭建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与实现平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高质量治理生态环境、高标准推动制度创新,推动形成具有青海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