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砥砺爱国情怀 建功伟大事业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两弹一星”精神薪火相传

——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清

本报记者 董 慧

对于来青海不下十次,又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的沈清来说,与青海有着不解之缘。他说,每一次的论坛对他来说都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和心灵的洗涤。

沈清是来自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这个基金会是由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发起,于2016年10月9日成立的。周秉德是沈清的母亲。沈清说,基金会的“大鸾”“翔宇”分别取自周总理的乳名和字,寓意秉承“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的使命,致力于继承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说起三次参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沈清感慨万千,他说,“两弹一星”精神造就了一代人,激励了一代人,教育了一代人。每次听到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奉献了一生的如郭永怀、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听到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奉献了青春的戚发韧院士等老一辈工程师艰苦奋斗的事迹,听到那些221厂的技术员、工人及解放军指战员为国家事业的付出,都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他们筑立起民族的脊梁,是他们建立起中国的骄傲,是他们显示了坚定的意志,是他们实现了自立的梦想!”沈清认为,如此激励人们踔厉奋发的论坛,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那些感人的故事,丰富内涵,让国人真正了解到现在的生活没有那一代人的付出是无法想象的,也让国人真正认识到我们不光要敬仰、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还要不断传承与学习。

“‘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我认为它的精髓就是‘爱国’精神。”沈清说。在沈清看来,“两弹一星”精神有着强烈的时代价值,这样的精神值得被铭记、被传播、被传承,当下国家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发展形势,在这一关键时刻,“两弹一星”精神尤为重要,需要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向前辈们学习,更好地运用“两弹一星”精神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同时,他想对所有年轻人说,要热爱祖国,要有民族责任感,要有拼搏精神,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其实,对于沈清来说,一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2018年是周总理诞辰120周年,基金会策划了“世纪伟人腾飞梦——周恩来与‘两弹一星’”全国巡回展,集中反映周恩来对“两弹一星”事业的历史贡献,在13个城市展出,观展人数达20余万人次,观众反响强烈。西宁是其中一站,青海师范大学受此启发,成立“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2019年,基金会又策划了“共和国故事——周恩来与‘两弹一星’”全国巡回展,同样受欢迎。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重要象征,为新中国创造和平发展环境,为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奠定坚实基础。”沈清表示,他们通过展览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两弹一星”精神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他希望青海围绕“两弹一星”精神举办形式更多元、内容更丰富的活动,让“两弹一星”精神走出去,尤其是走到全国青少年中,让“两弹一星”精神薪火相传、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