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明慧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1400多个日日夜夜,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青海干部群众清晰记得: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我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彰显青海之大价值,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之源”名片愈加亮丽,“中华水塔”更加丰沛,每年将输送逾600亿立方米清洁水源滋润华夏大地;
履行青海之大责任,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步入收官设园关键阶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全民共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蹄疾步稳;
发掘生态之大潜力,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新潮流,生态扶贫、林草经济、生态旅游让青海养颜更养人;
……
今天的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不断彰显“三个最大”省情魅力,正在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的实践中,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担当作为中,努力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发挥最大价值
彰显生态魅力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
站在重要的时空节点,游走于广袤的青海大地,三江源头绿意盎然,青海湖畔鸟欢鱼跃,祁连山上林海莽莽,湟水河畔清水荡漾,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