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雪萌
今年3月,备受当地群众关注的“门源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冯某某授意指使房地产开发商伪造棚户区回迁合同及套取专项资金补助开发商违纪违法案”,经海北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审理部门多次指导、反复讨论,最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至此,指导该县纪委监委办理此案的山东省纪委监委援青干部、海北州纪委常委戴伟终于长舒了口气,而县纪委监委的同志们在州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共同分析研判的过程中,对怎样谈话、取证、定性、量纪等案件办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和提升很大。
省纪委监委主动作为,会同省委组织部积极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将对口支援纪检监察工作纳入国家第四批援青工作安排中。去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个省市纪委监委相继选派10名纪检监察干部到我省6个民族自治州、4个县纪委监委挂职。“引智引才”成为我省助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提升基层监督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发散、监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我省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省纪委监委把“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作为深入推进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遵循,把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依规依纪依法、协同推进、实事求是、突出特色贯穿于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各环节、全过程,持续推进“基层建设年”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县乡纪检监督力量得到有效整合,监督权威、办案力度以及履职能力都有了明显增强。目前,全省44个县市区立案实现全覆盖。2019年,全省县乡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3211件、立案1489件,党纪政务处分1290人,与2018年相比,分别提升2.46%、36.61%、0.39%;今年1至5月,处置问题线索1028件、立案423件,党纪政务处分442人。
聚焦政治监督
打通基层监督难点堵点
3月中旬,海南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副主任石宝华和兴海县纪委副书记韩强全程参加了由省州县三级纪委监委联合开展的“对兴海县委整改落实省委第五轮巡视反馈问题及线索处置情况的监督抽查”,在听问题整改汇报、看整改台账资料、核线索处置过程以及现场查验住建、民政、教育等单位整改效果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宽了发现问题、处置线索、证据收集、定性处理等工作的思路,提升了能力。他们表示,这种传帮带的实战培训,让基层从事日常监督的同志很受益,基层日常监督抓什么,怎么抓的思路更清晰了。
一年多来,省纪委监委聚焦政治监督,以去年“基层建设年”和今年“基层建设深化年”活动为载体,以县一级纪委监委为主体,突出力量统筹、监督贯通、能力提升,积极指导基层有效补短板、强弱项、促提高,因地制宜把监督与执纪执法贯通起来一体推进,切实提高了基层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点包市州包部分县基础上,建立省纪委监委部门负责人包县全覆盖制度,将职责任务细化为明确的责任清单,对联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实行约谈提醒,不称职的及时调整。
在落细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市州、县市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指导意见》《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制度的同时,着眼经常监督、创新监督,下发《日常监督观测点工作指引》,指导市州纪委监委在县市区、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在下属单位建立日常监督观测点,以下看上、以点看面及时检视本地区本单位全面从严治党情况、履行“两个责任”情况、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等,切实增强日常监督主动发现问题和督促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力量建设
促使基层监督攥指成拳
牧民山知布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扎苏合村建档立卡脱贫户。每当看着自家的20多只绵羊时他都会喜上眉梢,对村民选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很满意:“多亏监督委员会主任的细心负责,让我及时享受到了惠民好政策,政府提供的适龄母羊不断繁衍,让我家脱离了穷日子。”原来,在泉吉乡实施“到户产业发展资金购置适龄母羊用于发展畜牧业”过程中,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图布旦发现村里有个别已脱贫牧户除享受户产业发展资金购置的母畜外,还继续超期限使用以村集体经济购置的周转母畜,便及时向乡纪委汇报情况。乡党委、纪委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对全乡扶贫领域项目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使全乡4个村用村集体经济购置的200多只适龄母羊得到合理调整,公平惠及到了更多脱贫巩固户。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