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晚,采用刘强东形象的“采销东哥”AI数字人出现在直播间,“大佬”“亲自”带货草莓、玉米、大屏电视。半个小时的直播,观看次数超过了1200万。
一种契机:
业内人士分析称,京东在数字人直播的赛道上已经耕耘多年,一直在暗暗发力。而此次刘强东数字人开启直播首秀,是其切入直播电商,追赶抖音、快手的重要契机。
一个市场:
目前,京东,百度、TikTok等也都看到了数字人直播的机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866.1亿元和120.8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京东为了做直播,请出了“刘强东”。
16日晚,采用刘强东形象的“采销东哥”AI数字人出现在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大佬”“亲自”带货草莓、玉米、大屏电视。半个小时的直播,观看次数超过了1200万。
据了解,这位“采销东哥”出自京东云言犀之手。截至目前,言犀研发的不同版数字人已被超4000家品牌直播间采纳。
业内分析师表示,传统电商模式已经面临成长瓶颈,而直播电商赛道,京东已然落后。以虚拟人直播电商为切入点,对京东超越抖音、快手等直播赛道是个机会。
“东哥”上线
半小时在线超千万
16日18点18分,刘强东AI数字人在京东App开启直播首秀,品类包括粮油、农产品、宠物用品等。
直播20分钟,直播间观看人数已超过900万;18点48分,观看次数超过1200万。19点,数字人刘强东称“谢谢大家今天的陪伴和观看,最后再给直播间的粉丝发一波福利,评论区刷起来。”然后,数字人主播表示“东哥的直播下次再见了,”结束了刘强东AI数字人的直播首秀。
直播间里,“采销东哥”复原了刘强东语速快和连音多的口头习惯,甚至复刻了搓手指、略微仰头的习惯动作和身体姿态。
据京东云言犀技术团队透露,要让数字人逼真,首先需要还原出刘强东的声音,提取出声学特征后,通过言犀语音大模型合成出人工语音。
记者了解到,言犀团队已经可以做到最短使用6秒素材复现真人声音,更长的声音素材则有助于捕捉更多丰富的细节。
复现出音色以后,还需要捕捉声音的“副语言”,包括语速、语调、重音、倒吸气等。这些副语言原本分布稀疏,大模型不容易捕捉到规律,言犀团队的方法是把声音样本的重音、语调等拆解成音素,让模型能更清晰地注意到它们。在文本层面,NLP(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则会根据真人习惯添加口头语,让声音更像真人。
此外,数字人还可以实现对话。言犀团队通过“多模态话语决策模型”以NLP(自然语言处理)来判断对方语义是否完整,也通过ASR(语音识别)来捕捉语调和语气变化,综合判断何时开始发言。综合以上技术,产生一个能流畅自如交谈的数字人声音。
“东哥”带货背后
京东加码内容电商
其实,这并非言犀数字人首次在京东直播带货。今年春节期间,言犀数字人累计带货GMV超4000万元,闲时转化率提升超30%。
京东方面称,相比真人主播,京东言犀数字人的成本不到十分之一,最快两小时开播,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直播。目前京东云言犀数字人已服务超4000家品牌商。
此番刘强东的数字人形象出现在京东采销直播间,一定程度上为数字人直播带货吸引了更大规模的市场热度。同时,也是对京东内容电商战略的进一步铺垫。
上周,京东宣布将加码内容生态建设,投入超10亿元现金和10亿流量作为奖励,且上不封顶,旨在广纳优秀创作者、机构入驻。京东还在积极筹备头部达人的孵化,计划在年底选出百大达人。而光是花在储备达人阶段的钱就已经上亿元。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京东在数字人直播的赛道上已经耕耘多年,一直在暗暗发力。而此次刘强东数字人开启直播首秀,是其切入直播电商,追赶抖音、快手的重要契机。
“对于京东而言,传统电商模塑已经面临成长瓶颈。接下来如何突破瓶颈?毫无疑问,从整个市场来看,直播电商是最新的模式。但客观来看,京东如果跟抖音、快手一样做直播电商,那就是在跟跑,没有太多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既要追赶对方,同时也要超越对方。追赶对方的点在于直播电商,超越对方的举措就是做虚拟人直播电商,这对京东来说也许是个机会。”张毅说。
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
有望超6000亿元
除了京东,百度、TikTok等也都看到了数字人直播的机遇。百度电商已经推出了自主研发的“AI全栈式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慧播星。百度副总裁、百度电商总经理平晓黎认为,数字人已然成为直播电商行业的新变量。数字人相比真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大幅降低了商家直播的运营成本,并且实现24小时日不落开播,带来增量GMV。
据外媒报道,TikTok也在开发一项基于AI的虚拟数字人功能,旨在更好地帮助电商平台的商家进行推广和销售。消息人士称,TikTok内部已经测试过这一AI功能,不过还处于早期阶段,具体何时上线还无法确定。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866.1亿元和120.8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虚拟主播行业存在较大的商业空间,其中包括销售衍生品周边、品牌代言、作品打赏、直播带货等,在未来有36.7%的受访者对虚拟主播的消费意愿将增加。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的发布,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与虚拟人结合成为可能,虚拟人的智能化水平有望得到极大的提升,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发挥效果,例如直播带货领域,可以帮助实现24小时与客户无障碍沟通。
“从整个行业来看,数字人应用已经没有太大的屏障。”张毅认为,“尤其经历了元宇宙、AI赋能等多波市场教育后,整个行业不管在技术层面,还是市场接受程度上都具备了爆发的机会和空间。”目前,数字人的应用场景还是比较多的,数字娱乐、企业代言、数字员工、直播电商等等,都有比较多的广泛应用落地。据《成都商报》报道